[发明专利]平时和灾害时两用抗损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02697.2 | 申请日: | 201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4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徐国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国彬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刘洪勋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时 灾害 两用 损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平时及灾害发生时,人能够躲避灾害的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据有关数据反应,7级以上的地震全球每年要发生18次,八级以上的地震1-2次。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频繁并且震灾严重。
目前还没有有效的地震预警手段,不能有足够时间在震前提前发布预警信息,因此室内避震更具现实性,而我国现有的房屋一般抗震性能较差。相关数据显示,地震中人员伤亡主要由于房屋倒塌导致的。从地震灾区的大量照片来看,倒塌的房屋主要是砖混结构,地震时的剧烈震动使下方砖砌墙歪裂,扭曲变形不能承受上方的建筑,致使房屋倒塌,或者是扭曲之后巨大的力量使得钢筋混凝土立柱中的钢筋弯折,楼板变形,断裂落下伤人。即使偶然幸存也常因埋身于瓦砾堆中不能呼救,动弹不得,或因客观条件所限,缺乏起重设备,一时又救不出来,甚至产生渴饿致死、或受伤、长时受压、失血致死的惨剧。
同样,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也会将房屋掩埋或摧毁房屋,产生与地震同样的人员伤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平时和灾害时两用抗损伤装置,在平时可作为普通的房间使用,当地震、泥石流发生的时候能有效保障人身安全,发出求救信号并且维持一段时间的生命,争取营救时间。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平时和震时两用抗损伤装置,由至少四个立柱和安装在立柱顶部的钢顶板围成的空间,所述每组立柱由钢外套管和钢内套管组成,钢外套管的高度低于钢内套管并且钢外套管安装在钢内套管外面,所述钢内套管与钢顶板连接,钢外套管强度和钢顶板的强度保证能够承受上部建筑及其内置物灾害时产生的压力。
所述的抗损伤装置安装在房间里面,其高度可以与房间的高度相同或略低。此装置中至少包括四个双套管构成的立柱,当立柱的个数为四个时,四个立柱顶在钢顶板的四角,形成一个安全的防护空间。
顶板为钢板,地震的时候能够承受破裂楼板的压力。当楼板掉在钢顶板上,钢顶板下落到钢外套管位置时,主要由高强度的钢外套管起支撑作用。
在所述钢内套管上径向设置有多根钢针,钢针的位置高于钢外套管并且低于钢顶板。当地震发生上部建筑垮塌,钢顶板受到强力压迫时,钢顶板沿钢内套管下落时钢针对下落的钢顶板起阻挡作用,当钢顶板需要从上到下逐层剪断钢针,在剪断钢针过程中会吸收钢顶板的动能,钢顶板的下落冲击力减小,减少对钢外套管的冲击动压力。一般采用钢针直径为1.5-2.5mm,其缓冲和剪断吸能效果比较理想。
所述钢内套管与钢顶板连接方式为钢内套管穿透钢顶板,然后采用弱焊接钢内套管与钢顶板的连接处,还可以在所述钢内套管上焊接有挡板,挡板将所述的钢顶板从下部托住。弱焊或挡板强度低于钢顶板,受顶部物体冲击力较大时可以断开以缓冲冲击力。
当地震发生上部建筑垮塌,钢顶板受到的压力大,钢顶板需剪切掉许多钢钉,消耗许多能量才能压下来。
所述抗损伤装置还包括一床,床的四周用弹簧支撑。在所述空间内还保存有水、食物和能够发射求救信号的装置(无线通讯手机)等生活必须品。水、食物和手机可以放置到床下,以提高空间利用率。
所述钢外套管的高度为800-1500mm,床的高度为300-400mm,当钢顶板落在钢外套管上,此时床与钢顶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400mm,可以避免压伤睡在床上的人员。当钢外套管支撑不了钢顶板,钢顶板继续下落,床与钢顶板之间的距离变小,此时弹簧受压收缩,能够提供一定的缓冲空间。
上面几种钢内套管与钢顶板连接方式的优点在于,当钢顶板受到重压的时候,钢顶板与钢内套管的结合处吸能断裂,钢顶板会顺着钢内套管下落。如果钢内套管与钢顶板固定在一起,由于钢内套管长度较长,抗弯曲能力小,受到重压可以会发生变形弯曲,钢顶板可能会斜向下倒,上部的建筑物等会落到该抗损伤装置所围成的空间内,降低其抗损伤效果,这个时候本发明专利中的钢外套管、钢针和弹簧等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本发明平时和震时两用抗损伤装置,其内部装修的和普通房间差不多,在平时可作为普通的房间使用,即使在夜间人们熟睡时,当地震、泥石流或山体滑坡等足以摧毁建筑物的灾害发生的时候,能有效保障人身安全,特别是还可以发出求救信号并且利用生活必须品维持生命,争取营救时间。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容易,成本低,实用性高,是一种能够有效减小地震等灾害所带来的损失的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抗损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国彬,未经徐国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26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气田的两级喷射器增压采气方法
- 下一篇:立体车库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