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膜控释肥生产中循环水余热利用工艺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08008.9 | 申请日: | 201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5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范玲超;解玉洪;李广涛;徐淑班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李宝成 |
地址: | 2767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膜 控释 生产 循环 余热 利用 工艺 装置 | ||
1.包膜控释肥生产中循环水余热利用工艺,其特征是:
A、来自流化床(1)的混合气体经风机(2)进入冷凝器(3)冷凝回收部分溶剂后进入预热器(4)预热,再进入流化床(1)循环使用;
B、在冷凝器(3)中,冷却循环水进水部分来自凉水塔(7)、部分来自余热回收制热设备(5),冷却循环水回水部分回凉水塔(7)冷却、部分回余热回收制热设备(5)回收余热;
C、余热回收制热设备(5)在驱动热源驱动下,回收来自冷凝器(3)的冷却循环水回水中的余热,产生热水供预热器(4)作为加热介质使用,预热器(4)使用后的热水回余热回收制热设备(5)循环使用。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膜控释肥生产中循环水余热利用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步骤A:来自流化床(1)的混合气体的流量为100000-300000m3/h,温度为60-70℃,经风机(2)进入冷凝器(3)冷凝至30-40℃回收部分溶剂后,进入预热器(4)预热至70-80℃,再进入流化床(1)循环使用。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膜控释肥生产中循环水余热利用工艺,其特征是:
所述步骤B:在冷凝器(3)中,冷却循环水进水温度30-35℃,流量300-1000m3/h,其中55-65%来自凉水塔(7),其余35-45%来自余热回收制热设备(5),冷却循环水回水温度35-40℃,其中55-65%回凉水塔(7)冷却,其余35-45%回余热回收制热设备(5)回收余热。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膜控释肥生产中循环水余热利用工艺,其特征是:
所述步骤C:余热回收制热设备(5)在0.6-1Mpa、160-180℃的过热蒸汽作为驱动热源的驱动下,回收来自冷凝器(3)的冷却循环水回水中的余热,产生温度85-95℃、流量58-65m3/h的热水供预热器(4)作为加热介质使用,预热器(4)使用后的45-55℃的热水回余热回收制热设备(5)循环使用。
5.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膜控释肥生产中循环水余热利用工艺,其特征是:步骤C中所述驱动热源是压力为0.8Mpa的过热蒸汽。
6.实现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包膜控释肥生产中循环水余热利用工艺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流化床(1)、风机(2)、冷凝器(3)、预热器(4)、余热回收制热设备(5)、循环水泵(6)及凉水塔(7),所述流化床(1)的混合气体出口经风机(2)、冷凝器(3)、预热器(4)和流化床(1)的预热气体入口相连通构成闭路循环;所述冷凝器(3)的部分冷却循环水与余热回收制热设备(5)相连通构成循环,部分冷却循环水经循环水泵(6)与凉水塔(7)相连通构成循环;所述预热器(4)的加热介质与余热回收制热设备(5)相连通构成闭路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800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糖人工血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分体式台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