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08041.1 | 申请日: | 2010-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1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汝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汝京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9/00;F21V23/00;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骆苏华 |
地址: |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发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由于具有寿命长、耗能低等优点,应用于各种领域,尤其随着其照明性能指标日益大幅提高,LED在照明领域常用作发光装置。
由于LED发光只限于红、蓝、黄以及绿等基本颜色。为得到白色的LED照明光源,本领域发展了多种获得白光的技术方案,公告号为CN100438026C的中国专利中就公开了一种白光发光二极管,参考图1,示出了所述专利中发光二极管的示意图,所述发光二极管10包括:第一发光芯片12、第二发光芯片14、第三发光芯片16、散热基座28以及封装体18。其中,第一发光芯片12发出红光,其尺寸为第一尺寸;第二发光芯片14发出绿光,其尺寸为第二尺寸;第三发光芯片16发出蓝光,其尺寸为第三尺寸,所述第一尺寸、第二尺寸及第三尺寸完全不相同;所述一发光芯片12、第二发光芯片14及第三发光芯片16位于散热基座28上;封装体18用于封装第一发光芯片12、第二发光芯片14及第三发光芯片16。第一发光芯片12、第二发光芯片14及第三发光芯片16分别发出的红光、绿光及蓝光在封装体18内混合后可发出白光。
所述发光二极管10可通过改变第一发光芯片12的第一尺寸,第二发光芯片14的第二尺寸、第三发光芯片16的第三尺寸或三者的组合来配比白光发光二极管的色温,从而可根据客户对色温的规格,设计相应尺寸的发光二极管。
在使用发光装置时,人们对光的色温有不同的需求,例如,有的人偏好在书房使用色温高的冷色光,有的人喜欢在卧室使用色温低的暖色光;冬天时,色温低的暖色光可以使人感觉温暖;夏天时,色温高的冷色光可以使人感觉凉爽。
但是,现有技术中发光二极管用作发光装置时,在发光二极管制造完成后,其色温就无法再改变了,无法满足人们对不同色温的动态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光装置,满足人们对不同色温的动态需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包括:基板、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以及第二发光单元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位于所述基板上,用于发出白光;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位于所述基板上,用于发出单一颜色的光;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控制器,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用于改变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发光强度;所述发光装置的出射光为所述白光和所述单一颜色光混合后的光。
可选地,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控制器包括电源和可变电阻,所述可变电阻与第二发光单元串联并电连接于所述电源。
可选地,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第一发光单元控制器,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控制器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用于改变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发光强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控制器包括电源和可变电阻,所述可变电阻与第一发光单元串联并电连接于所述电源。
可选地,所述第一/第二发光单元的基底为绝缘材料,所述第一/第二发光单元的负极通过引线电连接于基板。
可选地,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为光出射面上涂敷荧光材料的蓝光二极管;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基底为蓝宝石。
可选地,所述第一/第二发光单元的基底为导电材料,所述第一/第二发光单元的负极通过基底电连接于基板。
可选地,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为红光二极管;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基底为砷化镓。
可选地,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控制器集成于所述基板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控制器集成于所述基板上。
可选地,所述发光装置的出射光的色温为3400~10000K。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在第二发光单元控制器控制下可以改变单一颜色光的发光强度,从而可以改变白光和单一颜色光的发光强度的比例,所述单一颜色的光与白光混合后可形成具有不同色温的白光,可以满足人们对不同色温的光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发光二极管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发光装置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发光装置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至图7是本发明制造发光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如背景技术所说,现有技术中发光二极管在制造完成后,其出射光的色温不可调节,不能满足人们对不同色温发光装置的动态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汝京,未经张汝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80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