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气门间隙自动调整的液压挺柱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2462.1 | 申请日: | 201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7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谭建伟;阳宇;李严帅;向明朗;廖建洪;王军;何兴洋;任彦平;向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富临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245 | 分类号: | F01L1/245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卿诚;吴彦峰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气门 间隙 自动 调整 液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气门间隙自动调节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解决液压挺杆油路回路的液压挺柱。
技术背景
现有发动机气门间隙自动调节的液压挺杆,在装机初期及发动机长期放置时因液压挺杆内部油不满或发动机运转初期供油不及时,容易造成液压挺杆因内部缺油造成挺杆无法正常工作,发动机(液压挺杆)出现异响。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且维修困难,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大幅缩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液压挺杆内部回油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发动机气门间隙自动调整的液压挺柱,能在内部形成一个回油通路,大大延长发动机补给液压挺杆的供油状态以及液压挺杆的正常工作时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发动机气门间隙自动调整的液压挺柱,包括挺柱体,挺柱体一端开口,柱塞下端置于挺柱体内,柱塞外圆面与挺柱体内壁间隙配合,柱塞中空且底部开口,开口处设置有一个由柱塞内部向外的单向阀钢球,单向阀钢球设置在单向阀弹簧座内,且由单向阀弹簧支撑,单向阀弹簧座由柱塞回位弹簧支撑于挺柱体内底部,柱塞、单向阀弹簧座底面与挺柱体内底部一起形成一个高压腔,柱塞中空部位为低压腔,所述柱塞外圆面上开设有油孔,油孔连通低压腔和柱塞与挺柱体之间的间隙,低压腔和柱塞与挺柱体之间的间隙与高压腔连通。
柱塞外圆面上环绕柱塞开设有环槽,油孔设置在环槽内。
从上述本发明的特征可以看出,其优点是:通过在液压挺杆柱塞外圆面上设一环槽和一油孔,并与低压腔相通。当液压挺杆工作受压时,液压挺杆高压腔空间变小,高压腔的油在高压下通过柱塞外圆与挺柱体内孔配合面间的间隙外泄,油液通过柱塞外圆环槽的油孔进入低压腔,形成液压挺杆内部回油油路。有效的解决了发动机运转初期,机油未进入低压腔的用油量。保证液压挺杆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附图比较以及结合实例的方式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1是挺柱体 2是柱塞 3是单向阀钢球
4是单向阀弹簧座 5是单向阀弹簧 6是柱塞回位弹簧
7是高压腔 8是低压腔 9是油孔 10是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优选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发动机气门间隙自动调整的液压挺柱,通过在液压挺杆的柱塞2外圆面上开设油孔9,将低压腔8和高压腔7连通,当液压挺杆受压时,液压挺杆高压腔7空间变小,高压腔7的油在高压下通过柱塞2外圆与挺柱体1内孔配合面间的间隙外泄,油液通过柱塞2外圆的油孔9进入低压腔8,形成液压挺杆内部回油油路。为了使油路回路达到更好效果,我们在柱塞2外圆上开设有环槽10,将油孔9设置在环槽10内,这样就可以全面的将从高压腔7过来的油全部送入到低压腔8,使整个油路回路达到最好的效果。能有效的解决发动机运转初期机油未进入低压腔8的用油量,保证了液压挺杆正常工作。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富临精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绵阳富临精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24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