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豆小肽、血糯米养生奶及其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8834.1 | 申请日: | 201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4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庆;丁书琴;张黎利;武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百氏情缘食品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C9/154 | 分类号: | A23C9/154;A23C9/152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01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豆 糯米 养生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及其生产方法技术领域,其具体涉及一种红豆小肽大规模工业化加工方法与血糯米特殊加工工艺,构成的红粮养生奶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背景
红豆有活血排脓、清热解毒的作用,又有利水退肿的功效,营养价值方面,红豆富含维他命B1、B2、蛋白质及多种矿物质,[性味]性平,味甘酸。[功效]健脾止泻,利水消肿。[宜食]适宜各类型水肿之人,包括肾脏性水肿、心脏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营养不良性水肿等,如能配合乌鱼、鲤鱼或黄母鸡同食,消肿力更好;适宜产后缺奶和产后浮肿,可单用赤小豆煎汤喝或煮粥食;适宜肥胖症之人食用。《食疗本草》:“和鲤鱼煮烂食之,甚治脚气及大腹水肿。”《食性本草》:“赤小豆坚筋骨,抽肌肉,久食瘦人。”《产书方》:“下乳汁,煮赤小豆取汁饮。”《本草纲目》:“通乳汁,和鲤鱼、鲫鱼、黄雌鸡煮食。”[忌食]赤小豆能通利水道,故尿多之人忌食。
血糯米也称红糯米,颜色的不同,大米可以被分为很多种类。按口感有糯米、粳米、籼米;按颜色有白色、黄色、绿色、红色、紫色、褐色、黑色等深浅不同多种颜色的米。无论是糯米、粳米还是籼米,都有紫色、褐色甚至基本上呈黑色的品种,人们常把它们叫做黑米。也就是说血糯米属于黑米范畴,但不是黑米的全部。其主要功效是:适用于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面色苍白、皮肤干燥及身体瘦弱者食用;生津补血,可以调节改善女性月经过多、补虚健身、抗衰益寿、养肝益血、养颜美容、丰肌泽肤。
但是豆类谷物中存在着蛋白酶抑制剂,血球凝集素,植物红细胞凝集素,抗维生素因子——脂肪氧化酶,脲酶,胃肠胀气因子,大豆皂甙,单宁,植酸,大豆抗原等抗营养因子。程台生、陈惠美等研究发现黑豆中蛋白酶抑制剂的含量较黄豆高,它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分为2类:KTI和BBI,它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可以引起胰脏肿大、增生或产生胰腺瘤。研究表明,KTI主要是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每个蛋白酶抑制素分子都具有2个活化位点,可以同时抑制胰蛋白酶和凝乳蛋白酶。并且,KTI对热、酸、碱等均比BBI敏感,易失活。黑豆中的血球凝集素,是一种以高亲和性将聚糖结合到糖蛋白、糖脂或多糖上的糖蛋白,具有凝固血液中红血球的作用。
目前对于大豆去除抗营养因子的方法分为通常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方法进行钝化处理。物理处理方法尤其是热处理技术对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脲酶等热敏性抗营养因子有很好的钝化效果。也是目前研究最为深入、应用最为广泛的钝化技术。热处理技术有蒸汽处理、浸泡蒸煮、炒烤与加压烘烤处理、热风喷射钝化技术、另外还有膨化处理、微波处理以及辐射处理、微粒化处理、机械加工处理等;化学处理化学方法对不同的抗营养因子均有一定的效果,可节省设备与资源。但最大的障碍是化学物质残留,在食品中不易使用;生物学处理是通过添加适宜酶制剂或用微生物发酵处理以分解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酶制剂有单一酶制剂和复合酶制剂,在抗营养因子的钝化研究中最具有应用价值的酶有植酸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葡聚糖酶、甘露糖酶、果胶酶等。植酸酶是应用最广泛的单一酶制剂,能水解植酸和植酸盐,释放磷并使植酸抗营养作用消失。复合酶制剂可同时灭活多种抗营养因子。但酶制剂易在加工过程中受高温、高压及高剪切力影响!破坏蛋白质的四级、三级结构,甚至破坏其二级结构。酶制剂处理时添加酶的量要适量,过量会扰乱消化道的正常消化机能而产生不良作用;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可产生水解酶、发酵酶和呼吸酶,可以消除植物蛋白原料中的抗营养物质,但微生物发酵处理目前已有产品问世,但对产品的品质控制、发酵工艺参数控制以及规模化生产方面良莠不齐。
但上述方法真正能应用在食品中的目前较多的是物理方法,加热闪蒸,浸泡蒸煮、膨化处理、微波处理、真空脱腥等,生物处理酶制剂使用有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植酸酶等,单一酶制剂都不能同时去除多种抗营养因子,复合酶制剂有时又缺乏同时脱腥,脱苦,脱涩的功能,因此将物理处理与生物处理相结合,是现在去除抗营养因子,脱腥,脱苦,脱涩工艺的研发趋势。而目前奶制品中对豆类的去除抗营养因子,脱腥,脱苦,脱涩工艺更是很局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奶制品中对豆类的去除抗营养因子,脱腥,脱苦,脱涩工艺的局限性,本发明提供一种红豆小肽、血糯米养生奶及其制备工艺。
具体红豆小肽、血糯米养生奶及其制备操作方法如下:
一种红豆小肽、血糯米养生奶及其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a、红豆小肽的制作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百氏情缘食品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安徽百氏情缘食品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88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