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非导电基材表面生成电气功能材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19345.8 | 申请日: | 201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2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金龙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德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8/30 | 分类号: | C23C18/30;C23C18/36;C23C18/4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电 基材 表面 生成 电气 功能 材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具体涉及利用某种导电油墨印刷在非导电基材上,通过化学镀工艺,在非导电基材表面镀覆上一层表面分散性能非常好的具有电气功能元器件,以实现客户需要的电气功能。
背景技术
随着便携式电子通讯设备的普及和应用,对终端设备的外观及内部空间要求越来越严格,如何合理的利用终端设备的内部空间,已变得尤为迫切。如手机天线的设计往往受到内部空间的限制,而无法实现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手机内置天线设计目前普遍使用冲压件和少量的LDS技术,前者占用了手机大量的内部空间,且某些特殊结构无法实现,同时需要更多的装配时间。
LDS技术,可以满足结构空间的设计要求,但成本高昂,目前实际应用的范围很小。
而PDS技术,完全克服了通讯终端结构及空间限制问题,且制造成本低许多,是目前和未来通讯终端设备技术应用的大趋势。
一般的聚碳酸酩,尼龙,聚丙烯树脂产品转变为不容易轻易破损的热塑性树脂或热硬化性树脂材料。
另外上述的热塑性树脂或热硬化性树脂性质的产品在特性电镀层无法附着是被认为无法电镀的材质。
所以主要使用上述材料的家电产品,手机等产品为了保证坚固性不得不使用热塑性树脂或热硬化性树脂材料,这些产品为了外观的美观,将需要电镀的部分以及不要电镀的部分用其他材质做双色注塑的方法来组合使用。
但是由于像这样做双色注塑的部分在细微的地方无法完成,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只能将能够组装的部分做双色注塑,要保证产品外观的美观,像这样的方法需要重新准备模具,所以在经济上的负担以及组装费和人力都需要扩大,都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成本低、可做双色注塑的在非导电基材表面生成电气功能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在非导电基材表面生成电气功能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化装阶段
将油墨溶解在顺丁烯二酸的乙醇溶液中,使油墨呈液状,然后涂布到非导电基材表面上,干燥;
(2)剥离水洗阶段
将步骤(1)得到的非导电基材在35℃-40℃的前处理液里放置2-5分钟,膨润水洗后用甲醇80V/V%水溶液在常温下浸1-2分钟,剥离化装,将非导电基材的表面灰尘及油脂脱脂清洗;
(3)电镀阶段
将步骤(2)得到的非导电基材放入铬酸450~520g/l和磺酸170~200g/l的混合液中,在温度67-72℃的温度下浸泡2-5分钟,水洗后,再放到氯化氢水溶液里在常温下浸2-4分钟中和后水洗;
在放入氯化钯0.2-0.3g/l,次磷酸钠25-30g/l,盐酸20-40ml/l,氯化钠0.1-0.2g/l混合的液槽中,在25-35℃的环境下水洗2-4分钟;
之后在磺酸10-15V/V%水溶液中于45-60℃下清洗1-2分钟,再放入电镀液中进行电镀。
步骤(1)所述的油墨是将醋酸纤维素500重量份,三聚氰胺树脂300重量份,氯丁二烯橡胶200重量份混合成的树脂里加入甲基异丁基酮1000重量份,乙二醇辛基500重量份,甲苯150重量份混合。
步骤(1)所述的顺丁烯二酸的乙醇溶液浓度为400g/L。
所述的非导电基材为热塑性树脂或热硬化树脂。
步骤(2)所述的前处理液为乙酸苄酯15g/l或者二乙醇单丁醚30g/l和聚氧乙烯任烷基酚聚乙二醇醚30g/l,硝酸铵1g/L的混合乳化液。
步骤(3)所述的氯化氢水溶液的浓度为25V/V%。
步骤(3)所述的盐酸的为36V/V%的HCl水溶液。
步骤(3)所述的电镀液为磺酸镍300-350g/l,次磷酸钠10-15g/l,氨水5ml/l的混合液。
步骤(3)所述的电镀液为氯化铜1-2g/L,氢氧化钠6-7g/L,乙二胺四乙酸(EDTA)15-20g/L里添加2.2-联砒啶的水溶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热塑性树脂或热硬化性树脂上电镀油墨组成物,能够在热塑性树脂或热硬化性树脂产品上只在需要的部分电镀,为了在产品上形成金属膜做防止电镀用的化装方法之后再需要电镀的部分使用药品来进行膨润,水洗后用甲醇进行化装剥离水洗,使产品被剥离的部分可以电镀。经过剥离水洗阶段后,根据产品表面的电镀特点,在热硬化性树脂或者热塑化性树脂性质的本体上电镀,将双色注塑的缺陷完全解决,并使外形更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德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德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93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粘接材料带
- 下一篇:定位数据压缩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8-00 通过液态化合物分解抑或覆层形成化合物溶液分解、且覆层中不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化学镀覆
C23C18-02 .热分解法
C23C18-14 .辐射分解法,例如光分解、粒子辐射
C23C18-16 .还原法或置换法,例如无电流镀
C23C18-54 .接触镀,即无电流化学镀
C23C18-18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