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耗排放检测系统与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2818.X | 申请日: | 201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6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秦孔建;李孟良;高俊华;高继东;彭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汽车检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F9/00 | 分类号: | G01F9/00;G01N33/00;G01R22/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素兰 |
地址: | 300162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动力 电动汽车 能耗 排放 检测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耗排放检测系统,包括与计算机系统连接的车载式能耗排放测量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系统中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20)——用以采集、接收所述车载式能耗排放测量装置(10)的数据,包括:燃油消耗、电能量消耗和HC、CO、NOx和颗粒物(PM)的质量排放;
检测比对模型(30)——其中包括多个数据库,所述数据库中至少存储有下述信息:
A.常规柴油机车辆通过在试验场场地测试中得到的能耗排放数据;
B.常规柴油机车辆通过在模拟线路测试中得到的能耗排放数据;
C.常规柴油机车辆通过在实际线路运营中得到的能耗排放数据;
数据分析模块(40)——用以将上述采集到的数据与检测比对模型进行比对分析,从而得出检测结果;
所述车载式能耗排放测量装置(10)包括均与一主控模块(7)连接的行驶工况跟踪单元(6)、气态污染物排放测量单元(8)、颗粒物排放测量单元(3)和能耗测量单元;所述气态污染物排放测量单元(8)和颗粒物排放测量单元(3)通过管路与尾气取样及流量测量装置(1)连接;所述能耗测量单元由电功率计(4)和与发动机(2)连接的油耗仪(5)构成;
所述车载式能耗排放测试装置(10)通过其中的主控模块(7)与所述计算机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耗排放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物测量单元(3)选用芬兰DEKATI公司推出的ELPI分析仪;所述气态污染物测量单元(8)选用日本HORIBA公司生产的OBS-2200系统;所述电功率计(4)选用WT1600数字电功率计;所述油耗仪(5)采用FLOWTRONIC 210传感器的油耗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耗排放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取样及流量测量装置(1)至少包括与所述气态污染物排放测量单元(8)连接的排气流量计。
4.一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耗排放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是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耗排放检测系统进行检测,有以下步骤:
(一)建立检测比对模型:将常规柴油机车辆进行试验场场地测试、模拟线路测试和实际线路运营测试,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耗排放检测系统中的车载式能耗排放测量装置(10)测取常规柴油机车辆在不同测试条件下的排放性和能耗指标,同时监测记录其实际线路运营中的技术指标;其中,能耗指标至少包括百公里燃油消耗(L/100km)和电能量消耗,排放性指标至少包括HC、CO、NOx和颗粒物(PM)的质量排放(g/km);技术指标至少包括车辆故障、行驶里程、加油量、维修成本和关键部件故障;
以数据库的方式将上述信息存储于所述计算机系统中;
(二)以不同动力混合方式的混合动力电动车作为被测对象,并将车载式能耗排放测量装置(10)安装到所述被测对象的车辆中;
(三)启动车载式能耗排放测量装置(10),主控模块(7)收集来自于电功率计(4)采集到的车辆电量消耗数据、由油耗仪(5)采集到的燃油消耗数据、由气态污染物排放测量单元(8)和颗粒物排放测量单元(3)采集到的HC、NOX、CO和PM的质量排放信息;
(四)所述车载式能耗排放测试装置(10)中的主控模块(7)向数据采集模块(20)传送上述信息;
(五)将数据采集模块(20)采集到的上述所有信息传递给所述数据分析模块(40),进行油耗量的修正计算后,数据分析模块(40)根据检测比对模型(30)并利用下述公式对被测对象混合动力车进行检测,包括:
以燃油节省量得出被测对象混合动力车的节能效益;
以单位车辆成本增量的污染物排放削减量得出被测对象车辆的污染物排放效益;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B:污染物排放效益,单位:克/元,
ΔP:被测对象混合动力车相对于常规车的排放削减量,单位:克;
Mh:被测对象混合动力车成本,单位:元;
Mc:常规车辆成本,单位:元;
ΔMy:被测混合动力节省燃油的成本,单位: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汽车检测中心,未经天津汽车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281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作铌酸锂薄膜材料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四溴甲烷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