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系统和包括其的混合动力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24814.5 | 申请日: | 2010-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0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郜可峰;朱军;袁敏刚;陈扬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捷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48/02 | 分类号: | F16D48/02;F16H61/40;B60K6/387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谭佐晞;谭祐祥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张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系统 包括 混合 动力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系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于操纵混合动力车辆传动系统中的多个离合器和同步器的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车辆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两大问题。为此各大车辆厂商分别推出了节能和环保的内燃机联合电机的混合动力车辆。例如,美国通用车辆公司推出了雪佛兰VOLT混合动力车辆,BYD公司推出了F3DM型混合动力车辆。这类混合动力车辆也被称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的混合动力主要由一个排量相对小的发动机和一个或者两个电机组成,其中一般情况下电机负责在动力电池能量和功率比较高时实现纯电动动力输出和制动能量回收,在动力电池能量和功率下降到一个预设值时实现发动机启动,通过电机进行发电或者直接参与动力驱动等功能。
在现有技术中,上述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系统有多种工作模式。例如其驱动系统可以工作在纯电动模式,此时仅电机作为传动系统的动力源;其也可以工作在串联模式下,此时发动机和集成起动发电机提供电能,仅电机作为传动系统的动力源;另外其还可以工作在并联模式下,此时发动机与电机共同作为传动系统的动力源。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具有混合的动力源,因而其传动系统需要具有与发动机及集成起动发电机和电机连接的传动系统,该传动系统包括与发动机及集成起动发电机连接的第一离合器、与电机连接的第二离合器,以及与第一和第二离合器连接的用于换挡的同步器。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的传动系统以复杂工作模式运转需具有与之相适应的液压系统,即需要一种能够操纵具有复杂机械布置的传动系统中的多个离合器和同步器的液压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操纵具有复杂机械布置的混合动力车辆传动系统中的多个离合器和同步器的液压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具体地,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液压系统,其包括:分别与油槽和蓄能器连接的第一进油管路,其中蓄能器沿第一进油管路设置在油槽下游,用于存储来自油槽的液压油;沿第一进油管路设置在蓄能器下游的总比例压力阀,用于整体地控制流经其的压力,并通过压力传感器向液压系统控制单元提供反馈;彼此并联并与总比例压力阀串联的第一比例压力阀、第二比例压力阀以及第三比例压力阀,第一比例压力阀联合总比例压力阀控制与其串联的第一离合器控制油缸的活塞的移动,从而对与第一离合器控制油缸连接的第一离合器的离/合状态进行控制,并通过压力传感器向液压系统控制单元提供反馈;第二比例压力阀联合总比例压力阀控制与其串联的第二离合器控制油缸中的活塞的移动,从而对与第二离合器控制油缸连接的第二离合器的离/合状态进行控制,并通过压力传感器向液压系统控制单元提供反馈;第三比例压力阀联合总比例压力阀控制通过比例流量阀与其串联的同步器控制油缸中的活塞的移动,并通过压力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向液压系统控制单元提供反馈,第三比例压力阀在第一比例压力和第二比例压力阀对各自的离合器控制油缸操作过程中使得同步器控制油缸的压力保持稳定,从而实现对与同步器控制油缸连接的同步器的位置的稳定控制;以及与第一进油管路汇接的回油管路,回油管路用于接受与其流体连通的蓄能器、总比例压力阀、第一比例压力阀、第二比例压力阀以及第三比例压力阀中的液压油,并使其中的液压油回流到油槽中。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其中在总比例压力阀和蓄能器连接点以及油槽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过滤器和至少一个第二过滤器,其中其中至少一个第二过滤器设置在至少一个第一过滤器的下游,至少一个第二过滤器允许通过的液压油中的颗粒物的大小小于至少一个第一过滤器允许通过的液压油中的颗粒物的大小。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其中在至少一个第一过滤器和至少一个第二过滤器之间设置有由马达驱动的液压泵,液压泵将液压油从油槽抽运出来依次经过至少一个第一过滤器和至少一个第二过滤器,从而使得经过双重过滤的液压油通过单向阀进入蓄能器或者流经总比例压力阀。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其中液压系统还包括与第一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流体连通的卸压阀,以便当第一进油管路中的液压油的压力大于设定的第一压力阈值时,使得卸压阀打开,从而将第一进油管路中的液压油排放到回油管路中,进而使得液压油回流到油槽中。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其中当蓄能器处液压油的压力小于设定的第二压力阈值时,液压系统的控制单元控制马达的运转,以便将期望的液压油通过马达带动的液压泵抽运到蓄能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捷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捷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48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