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种苗自动栽培采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5542.0 | 申请日: | 201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6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孙斌斌;李甲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科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D91/04;G01B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何新平 |
地址: | 201111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苗 自动 栽培 采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自动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栽培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工厂式或大棚式种苗种植方式大都是分批次种植,即一批种苗成长好之后,统一采收,采收后再统一种植。因为种苗生长过程中不可能生长速度一致,所以这种种植方式中,往往会因为有些种苗生长速度太快,或者太慢而不能满足要求。
生长太快或者太慢的种苗可能被沦为次品出售。特别是生长太快的种苗,不但因为生长太快消耗了过多养料,同时也成为次品降低了价格,甚至造成移植后无法存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种苗自动栽培采收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种苗自动栽培采收系统,包括种苗栽培载体,所述种苗栽培载体上放置有用于盛放培养料的栽培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光学扫描系统,所述光学扫描系统包括位于所述种苗栽培载体左侧的左侧发光光源,位于所述种苗栽培载体右侧的右侧光敏元件,所述左侧发光光源与所述右侧光敏元件形成对射布局;所述右侧光敏元件与所述左侧发光光源的高度等于所设定的种苗生长高度;
还包括一微型处理器系统,所述右侧光敏元件连接到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
在栽培容器刚刚放置上所述种苗栽培载体时,种苗还没有长出,或者高度还较低,所以不能遮挡自所述左侧发光光源射向所述右侧光敏元件的光线。因此在所述右侧光敏元件顺利接收到所述左侧发光光源射出的光线时,视为种苗生长高度不够,需要继续生长。所述种苗栽培载体可以是地面,也可以是支架。
在所述右侧光敏元件不能顺利接收到所述左侧发光光源射出的光线时,视为有的种苗已经生长到设定高度,可以采收。
上述技术方案中,虽然能够通过光学扫描系统扫描到种苗是不是生长到,设定高度,但是只要少数种苗生长到设定高度时,便会认为一排种苗都生长到了设定高度,识别能力相对有限。
所述光学扫描系统还包括位于所述种苗栽培载体前方的前方光敏元件,和位于所述种苗栽培载体后方的后方发光光源;所述后方发光光源与所述前方光敏元件形成对射布局;所述前方光敏元件与所述后方发光光源的高度等于所设定的种苗生长高度;所述前方光敏元件连接到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
通过所述左侧发光光源和所述右侧光敏元件,以及所述前方光敏元件和所述后方发光光源,能够准确的扫描出高度达到要求的种苗坐标,而不再是仅仅确定出具有达到高度的种苗所在的某一排种苗。
种苗自动栽培采收系统还包括一栽培容器运送系统,所述栽培容器运送系统包括一传送带系统,所述传送带系统的传送带位于所述种苗栽培载体边侧;
所述栽培容器运送系统还包括一栽培容器拿放机构,所述栽培容器拿放机构的拿放动作机构在所述传送带到与所述种苗栽培载体间动作;
所述传送带系统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所述拿放动作机构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
通过光学扫描系统可以确定出哪一个栽培容器中的种苗成长到了合适高度,需要采收。通过栽培容器拿放机构将需要采收的栽培容器移动到传送带上,由传送带传送出去。
另外在传送带上放上没有长出种苗或者只是长出很小的种苗的新栽培容器。微型处理器系统中存储有已经被采收的种苗的坐标位置,微型处理器系统控制传送带系统和栽培容器拿放机构将新栽培容器放置到已经被采收的种苗的坐标位置,进行栽培。
栽培容器拿放机构包括多个动作机构,所述动作机构设置在所述种苗栽培载体的放置栽培容器处。
一个所述动作机构控制四个以内放置栽培容器处的栽培容器的拿取和放置。这样可以降低设备对精密度的要求。比如上下左右四个位置。
通过上述设计,本发明可以自行采收长大的种苗,并且可以自行安放需要继续栽培的种苗,基本不需要人为参与。节省了大量的人工成本,同时降低了种苗受到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另外种苗栽培载体的排布可以更加密集,有利于节省空间,或者可以允许更加充分的利用现有空间。能够在节省成本、保证种苗质量的同时有效提高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路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具体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科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55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