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规模化制备高纯度丹参素钠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8555.3 | 申请日: | 201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6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闫福林;张静;卢光洲;姜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康普医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59/52 | 分类号: | C07C59/52;C07C51/42;C07C51/47;C07C51/4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5900 湖南省汉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规模化 制备 纯度 丹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丹参中制备高纯度丹参素钠的工艺方法,制备的丹参素钠可达到医用标准。
背景技术
丹参取自唇形科植物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的根及根茎,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滋补之功效。丹参药理作用包括减轻心肌脑缺血,减低再灌注损伤,抑制血小板凝聚,防止血栓形成,抑制胶原纤维产生和促进纤维蛋白降解,清除自由基等,主要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还用于治疗肝纤维化、消化性溃疡、白内障、癌症、记忆缺失、爱滋病等,参考文献如下:
1、Liu TG,Zhang TM,Wang BE,et al.Protective Action of Seven Natural Phenolic Compounds Against Peroxidative Damage to Biomembranes.Biochemical Pharmacology,1992;43:147~152.
2、Dong CN,Wang Y,Zhu YZ.Asymmetric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Danshensu derivatives as anti-myocardial ischemia drug candidates.Bioorganic&Medicinal Chemistry.2009;17:3499-3507.
3、Han JY,Horie Y,Fan JY,et al.Potential of 3,4-dihydroxy-phenyl lactic acid for ameliorating ischemia-reperfusion-induced microvascular disturbance in rat mesentery.Am J Physiol Gastrointest Liver Physiol 2009;296:36-44.
4、Cao YG,Chai JG,Chen YC,et al.Beneficial effects of danshensu,an active component of Salvia miltiorrhiza.on homocysteine metabolism via the trans-sulphuration pathway in rats.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2009;157:482-490.
丹参主要成分包括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其中脂溶性成分具有抗脂质过氧化、抗肿瘤、抗菌等活性,主要为二萜酮类;水溶性成分具有强烈的心脑血管活性,此类成分主要是指酚酸类成分,如丹酚酸(salvianolic acid)A、B、C、D、E、F、G、H、I、J、丹参素、迷迭香酸、紫草酸、咖啡酸、四甲基丹酚酸F、异丹酚酸C等。
丹参水溶性成分以丹酚酸B含量最高,中国药典也以此作为丹参药材的指标性定量成分,规定药材中含量不得低于3%,其它酚酸类成分的含量均不到丹酚酸B含量的5%。丹酚酸B的稳定性较差,加热后迅速分解成丹参素和咖啡酸。
丹参素也属于酚酸类成分,药材中含量约2%。研究提示:丹参素是丹参心脑血管活性的主要成分。近年来,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丹参素为丹参中主要的心脑血管活性物质。丹参素容易氧化,形成钠盐后,稳定性高。
丹参其他酚酸类可转化后成丹参素,提高了从丹参中提取丹参素的得率,这样可降低制备丹参素成本,符合工业化制备原料药的要求。丹酚酸A是1分子丹参素与2分子咖啡酸缩合而成,丹酚酸B是3分子丹参素与1分子咖啡酸缩合而成,丹酚酸C是2分子丹参素缩合而成。丹酚酸A、B、C均能转化成丹参素。
目前国内许多单位开展了从丹参中提取丹参素及其盐的研究,如:
1、公开号CN101647858A中采用水提醇沉,弱碱溶液热处理,提取丹酚酸B,再转化成丹参素,用大孔树脂分离。
2、公开号CN101445451中采用乙酸乙酯提取,水提,用AB-8树脂分离,甲醇结晶。
3、公开号CN101434534中采用水提醇沉,大孔树脂分离,硅胶柱精制,有机溶剂析晶。
4、公开号CN101289386中采用盐酸提取,多次逆流萃取,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
5、公开号CN1868994中采用多次弱极性树脂分离。
6、公开号CN101012163中采用酸提醇沉,加热回流提取,大孔树脂分离,硅胶柱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康普医药研究院,未经湖南康普医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85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判断甜柿成熟度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笔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