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5’-核苷酸二钠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31924.4 | 申请日: | 201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1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任洪发;王海波;林晓;鲁立;王晓明;欧仁树;黄桂基;宁异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H1/00 | 分类号: | C07H1/00;C07H1/02;C07H19/20;C07H19/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杨利娟 |
地址: | 5260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苷酸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和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是5’-核苷酸二钠的一种新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核苷酸在农业、食品和医药行业有着广泛的用途。尤其是在婴儿食品和医药领域的应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在医药领域,临床实验表明,核苷酸参与人体代谢,促进内脏器官改进和恢复,改善骨髓造血功能,可作为治疗癌症病毒的辅助药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药原料。除在医药行业应用外,在精细化工及食品行业中核酸类物质也有重要作用。核酸类物质作为化妆品的成分之一,有护肤、防皱等功效。核酸类物质用做植物营养添加剂,使用后可以明显提高水稻、大豆等农作物的产量,最高增产可以达40%。用于动物的饲养可以提高动物的增重率及饲料使用率,料耗明显降低。5′-核苷酸用途广泛,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研究其不同的合成路径对医药,食品,农业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核苷酸制备生成方法有:化学合成法、微生物发酵法、酶解法以及酶催化法,分别是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核苷酸的合成,但也各有利弊。化学法,主要是以核苷为原料进行常规磷酸化反应。当核苷如肌苷或鸟苷用三氯氧磷在磷酸三乙酯存在下磷酸化时,在得到所需的5’-单核苷酸的同时会产生2’位磷酸酯、3’位磷酸酯、二磷酸酯、嘌呤和其他副产物。这是因为核苷磷酸化虽然主要发生在5’位羟基,但是2’位羟基和3’位羟基也同时进行了磷酸化,这样就产生了2’位磷酸酯、3’位磷酸酯杂质。并且还存在其他副反应。因为副反应多,杂质多,所以提纯困难,纯度低,收率低(US3413282,1968)。微生物发酵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菌株的生物合成途径来生产核苷酸,副产物少,成本低,但此法的应用受到微生物特性的很大限制。酶解法,酶解法生产核苷酸是历史最长、技术最成熟的生产方法,已成为制备各种天然核苷酸的经典方法,但是此法由于反应器的膜易堵塞而且膜反应器维护费用高,故不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酶催化方法,同时具有微生物法的产物单一,成本低的优点,又有化学法的作用范围广泛的特点,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此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对酶的筛选工作量很大,同时酶的底物作用范围也有一定的限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纯度、高收率的5’-核苷酸二钠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5’-核苷酸二钠(I)的制备方法,首先制备磷酰二卤(II),然后将核苷与磷酰二卤(II)反应得到核苷磷酸二酯(III),核苷磷酸二酯(III),再经R基取代和成盐两步反应制得5’-核苷酸二钠(I),
所述的5’-核苷酸二钠(I)的分子结构式为:
所述磷酰二卤(II)的分子结构式为:
所述核苷磷酸二酯(III)的分子结构式为:
上式中其中,R(CH3)3C-、(C6H5)3C-烷基、CH2CH2Cl、CNCH2CH2、2,2,2-Cl3CCH2烷基中的一种,X为核苷中的碱基。
进一步:在上述5’-核苷酸二钠(I)的制备方法,它的具体步骤为
(1)、将三氯氧磷溶于惰性溶剂中,冷却至0℃以下,滴加醇,然后自然升温至室温反应3-4小时,先减压蒸馏去掉低沸点溶剂,再用油泵减压蒸馏,收集馏分,得到磷酰二卤(II);
(2)、将磷酰二卤(II)溶于惰性溶剂中,冷却至0℃以下,在氮气保护下,加入核苷,再加入除酸剂,然后升温于20-50℃反应4-6小时,将反应物倒入冰水中,用有机溶剂提取出核苷磷酸二酯(III),减压蒸掉溶剂,得到核苷磷酸二酯(III);所述的核苷与除酸剂的重量比是100∶10-20;
(3)、将核苷磷酸二酯(III)溶于惰性溶剂中,根据R基的不同,选择下述a或b方案的去除R取代基的方法,于30-50℃反应。再与碳酸氢钠或者氢氧化钠在甲醇中成盐,过滤,减压干燥即得5’-核苷酸二钠(I);
所述的去除R取代基的方法分别为:
a,R=(CH3)3C-,(C6H5)3C-烷基时,采用酸水解的方法脱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19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