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移动通讯网络的车位管理系统及停车收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39181.5 | 申请日: | 2010-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6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汪伟;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B15/02 | 分类号: | G07B15/02;G07C9/00;H04W4/14;G08G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李健;龙洪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移动 通讯 网络 车位 管理 系统 停车 收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库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移动通讯网络的车位管理系统及停车收费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拥有量的大幅提升,人们对停车的需求使得各种场所的停车库的使用频率大为增加。对于收费车库,尤其是商业或办公场所等收费停车场,尽管大多都配置了车位管理系统,可以实现自动计算停车时间,统计空余车位等功能。但目前通常采用人工收费方式,收费效率低,这种收费往往多为一次性的小额消费,在车辆出入频繁的停车场往往会造成堵塞等严重后果。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迅速发展,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随身携带的必需品,移动支付技术也得到广泛的应用。因而,这就产生了使用手机实现控制车库门禁和收费的需求,如何以实时交互的方式实现通过手机自助出入门禁系统以及自助付费成为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移动通讯网络的车位管理系统及停车收费方法,用以通过移动终端实现自助停车收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车位管理系统,其与接入系统和门禁管理系统相连,包括:通信模块、车位调度模块、支付模块、门禁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通信模块,通过接入系统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
所述车位调度模块,用于在通信模块收到停车请求或验证请求时为该移动终端分配车位,通过通信模块将所述车位信息反馈给移动终端;
所述门禁控制模块,用于在通信模块收到停车请求时生成验证信息反馈给移动终端;用于在通信模块收到验证请求时对移动终端上报的验证信息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后,用于控制门禁管理系统开启车库入口的门禁;在通信模块收到离开请求时,用于控制门禁管理系统开启车库出口的门禁;
所述支付模块,用于在门禁控制模块对移动终端的验证信息验证通过后,记录移动终端的号码及当前时间,启动对该移动终端的停车计费;用于在通信模块收到离开请求时,生成所述移动终端号码的计费信息,根据计费信息进行扣费,由通信模块经接入系统向移动终端发送扣费信息。
所述车位调度模块,还用于在所述通信模块收到移动终端的停车查询请求后,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并查询移动终端当前位置附近的停车场信息及对应的车位信息,并将具有空闲车位的停车场信息反馈给移动终端。
所述通信模块是采用非结构化补充数据业务USSD或短消息业务SMS的方式通过接入系统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联络。
所述车位调度模块,还用于在为移动终端分配车位后将该停车场对应的空闲车位数减1;在移动终端离开后,将该停车场对应的空闲车位数加1。
所述门禁控制模块在通信模块收到停车请求时生成的验证信息包括验证码及该车位的预留时间提示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移动通讯网络的车位管理系统的停车收费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通过接入系统向与接入系统和门禁管理系统相连的车位管理系统发送停车请求;
所述车位管理系统为移动终端分配车位及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控制所述门禁管理系统开启车库入口的门禁,启动对该移动终端进行停车计费;
所述移动终端在离开时通过接入系统向车位管理系统发送离开请求;
所述车位管理系统生成所述移动终端号码的计费信息发送到计费系统进行扣费,通过接入系统向移动终端发送扣费信息,通知门禁管理系统开启车库出口的门禁。
所述车位管理系统与移动终端采用非结构化补充数据业务USSD或短消息业务SMS的方式进行通信联络。
所述车位管理系统在为移动终端分配车位后,进一步将该停车场对应的空闲车位数减1;在移动终端离开后,将该停车场对应的空闲车位数加1。
所述移动终端向车位管理系统发送停车请求时,是根据自身存储的停车场信息、或直接输入的停车场信息,或者向所述车位管理系统查询后获取的当前位置附近的具有空闲车位的停车场信息来发送停车请求。
所述车位管理系统是在收到移动终端的停车查询请求后,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查询获取移动终端当前位置附近的停车场信息及对应的车位信息,并将具有空闲车位的停车场信息反馈给移动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91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喷射过程控制IP核
- 下一篇:具有表面着色的钨合金缝合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