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器件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4098.7 | 申请日: | 2010-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7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弘史;卢星熙;山田二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51/50 | 分类号: | H01L51/50;H01L51/52;H01L21/77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器件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包含于2009年8月10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 2009-185540中公开的主题,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器件。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的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人们已经将注意力投向使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下文中有时简称为“有机EL器件”)作为显示设备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设备(下文中有时简称为“有机EL显示设备”),该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设备是液晶显示设备的替代。有机EL显示设备是自发光型,具有功耗低的特性,并且其被认为对具有高清晰度的高速视频信号具有充分的响应性。其朝着实用化的开发和商业化正锐意前进。
通常,有机EL器件具有这样的结构,即,在该结构中,顺序层压第一电极、其中设置有由有机发光材料制成的发光层的有机层和第二电极。在有机EL器件中,尝试通过引入谐振器结构,即,通过进行设计以优化构成有机层的每层的厚度的方式,提高发光颜色的色纯度或增加发光效率等,来控制发光层发出的光(例如,见WO 01/39554)。
这里,可能存在色度或亮度的视角依赖性而导致出现问题的情况,即,可能存在产生如下问题的情况:随着视角变大,来自有机EL显示设备的光的光谱中的峰值波长大幅移动,或者引起光强度大幅度降低;因此,期望将谐振强度抑制在尽可能低的水平,即,使有机层的厚度尽可能薄(例如,见上述WO 01/39554)。然而,在有机层的厚度很薄的情况下,如图14中示意性地示出的,当在第一电极上存在粒子(异物)或突出部时,有机层的覆盖变得不完全,从而担心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发生短路。然后,当发生这种短路时,在有源矩阵系统的有机EL显示设备中,包括短路的像素变成缺陷,从而使有机EL显示设备的显示质量劣化。同样,在无源矩阵系统的有机EL显示设备中,包括短路的这种像素成为丢失线(missing line),从而也使有机EL显示设备的显示质量劣化。这种问题在大尺寸有机EL显示设备中尤为显著。即,这是由于视角特性变得更严格,从而每单位面积的缺陷的容许数量变小。
直到最近,已用各种方式尽力减少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短路。例如,JP-A-2001-035667公开了这样一种技术,即,在该技术中,在底部发光系统的有机EL显示设备中,在阳极电极和有机膜之间插入高电阻层。同样,JP-A-2006-338916公开了一种技术,在该技术中,在顶部发光系统的有机EL显示设备中,将阳极电极分成两层,并且将构成阳极电极的接近有机层的层制造为具有高电阻。此外,JP-A-2005-209647公开了这样一种技术,在该技术中,在底部发光系统的有机EL显示设备中,将阴极电极分成两层,并且将构成阴极电极的接近有机层的层制造为具有高电阻。
发明内容
然而,如那些专利文献所公开的,即使在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之间插入高电阻层的情况下,当与谐振器结构组合时,可能仍无法解决上述问题。即,为了提高粒子(异物)或突起部上的高电阻层的覆盖率以很好地防止出现显示缺陷,必须使高电阻层的膜厚度足够厚。然而,当使高电阻层的膜厚度变厚时,如前所述,视角依赖性增大。
而且,在降低整个有机EL显示设备所消耗的电功率时,降低有机EL器件的驱动电压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具有这样的构造或结构的发光器件,其中,甚至当在第一电极上存在粒子(异物)或突起部时,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也不会发生短路,并且可以进行设计以降低驱动电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光器件包括:
(A)第一电极,
(B)导体膜,
(C)有机层,其中设置有由有机发光材料制成的发光层,
(D)半透射反射膜,
(E)电阻层,以及
(F)第二电极,
顺次层压上述所有层,其中
导体膜使来自发光层的一部分光透过,
第一电极反射已经透过导体膜的光,
第二电极使已经透过半透射反射膜的光透过,
第一电极上的导体膜的平均膜厚度为1nm~6nm,并且
有机层上的半透射反射膜的平均膜厚度为1nm~6nm。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发光器件包括:
(A)第一电极,
(B)有机层,其中设置有由有机发光材料制成的发光层,
(C)半透射反射膜,
(D)电阻层,以及
(E)第二电极,
顺次层压上述所有层,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40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51-00 使用有机材料作有源部分或使用有机材料与其他材料的组合作有源部分的固态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器件或其部件的工艺方法或设备
H01L51-05 .专门适用于整流、放大、振荡或切换且并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电容器或电阻器
H01L51-42 .专门适用于感应红外线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专门适用于将这些辐射能转换为电能,或者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的控制
H01L51-50 .专门适用于光发射的,如有机发光二极管
H01L51-52 ..器件的零部件
H01L51-54 .. 材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