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浓香山茶籽油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4859.9 | 申请日: | 201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9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钟考波;刘佳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富然农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06 | 分类号: | C11B1/06;C11B1/04;C11B3/00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44226 | 代理人: | 周胜明 |
地址: | 5123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浓香 山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油加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山茶籽压榨精炼成浓香山茶籽油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大果红花山茶籽是生长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山区的木本油料,主要集中在广西广宁和广东韶关等地区,现有的取油方法主要以茶籽带壳直接粉碎只蒸不炒液压出毛油再进行化学脱胶脱酸、加入活性白土吸附脱色、高温脱臭制得的成品山茶籽油。上述生产过程中经过了化学脱胶脱酸和高温高真空脱臭处理,使得其特有的风味和天然营养成份丧失及活性成分遭到破坏,其风味、颜色等感观质量及内在品质又不如人意,尤其是它的气味和滋味都难以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专利提供一种不经任何化学处理、在山茶籽油生产加工过程中能保持山茶籽油香味浓、色泽透明、天然营养成份保存完好的浓香山茶籽油制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浓香山茶籽油的制作方法,其工艺步骤是:
第一步是筛选:采用孔径为14mm-16mm的筛网对原料进行筛选;
第二步是软化调质:经筛选后的原料入料水分控制在12-15%(重量百分比),软化温度控制在60-65℃,出料水分控制在10%-13%(重量百分比);
第三步是快速加热:将经软化调质后的原料的加热温度从60-65℃、快速升高至95-105℃进行加热;
第四步是胶辊脱壳:对经快速加热后的原料采用胶辊脱壳,使原料去壳率达到96-99%;
第五步是原料破碎:采用破碎设备使经胶辊脱壳后的山茶籽仁破碎成1/2-1/4的粒状;
第六步是压胚:将经原料破碎后的茶籽仁进行压胚,使胚料厚度达到0.3-0.4mm;
第七步是蒸炒胚料:将经压胚处理后的原料进行蒸炒胚料处理,经蒸炒胚料处理后的胚料水分控制在3.5%-4.5%(重量百分比),胚料温度控制在125℃-135℃;
第八步是机械压榨:用螺旋榨油设备对经蒸炒胚料处理后的胚料进行压榨,得到茶籽毛油和渣饼;
第九步是水化脱胶:向经机械压榨得到的茶籽毛油中加入重量为3%-5%毛油重量的热水,温度控制在70-80℃,水化脱胶时间为15-20分钟;
第十步是真空干燥脱水:将经水化脱胶后的毛油升温至85-95℃,采用真空干燥脱水;
第十一步是滤油机过滤精制:将经真空干燥脱水后的毛油冷却至75℃以下,用滤油机进行精制过滤,制得浓香山茶籽油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筛选、软化调质、快速加热、胶辊脱壳、原料破碎、压胚、蒸炒胚料、机械压榨、水化脱胶、真空干燥脱水、滤油机精滤处理等多道工序,在精炼过程中无需磷酸脱胶,不采用NaOH脱酸,不用活性白土脱色,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提高了3-5%的出油率,产品质量符合国标油茶籽油压榨一级油的标准GB11765-2003、以及符合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2716-2005的要求,经本发明制得的浓香山茶籽油,保持了天然的风味和天然营养成份,它的气味、颜色和口味等品质天然纯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富然农科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富然农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48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自动控制系统
- 下一篇:群组电梯的召唤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