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催化裂化重油加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45841.0 | 申请日: | 201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4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戴立顺;许友好;牛传峰;邵志才;孙淑玲;刘学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67/06 | 分类号: | C10G67/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王景朝;庞立志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裂化 重油 加氢 方法 | ||
1.一种催化裂化重油加氢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保护区和加氢反应区,其中保护区中装填可以吸附催化裂化催化剂粉末的吸附剂,加氢反应区中按照反应物流的流向依次装填加氢保护剂、加氢脱沥青质催化剂和加氢精制剂;催化裂化重油先进入保护区,吸附掉绝大部分催化裂化催化剂粉末,然后与氢气混合进加热炉,加热后进入加氢反应区进行加氢处理反应。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区设置至少两个并联的保护反应器,每个保护反应器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可以单独切出系统。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的形状是拉西环状、多孔球状或蜂窝状,吸附剂由选自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铝-氧化硅中一种或几种惰性材料构成,孔径为80目~400目。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的形状是蜂窝状。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区采用多种不同孔径的吸附剂级配装填,按照催化裂化重油的流向,所述吸附剂的孔径依次递减。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氢反应区的反应条件为:氢分压4.0MPa~20.0MPa,反应温度330℃~420℃,氢油体积比100Nm3/m3~1200Nm3/m3,体积空速0.1h-1~2.0h-1。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加氢反应区整体催化剂体积为基准,所述加氢保护剂、加氢脱沥青质剂和加氢精制剂的装填体积百分数分别为2%~30%,5%~50%和5%~93%。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保护剂为拉西环状,含有一种氧化铝载体和负载在该氧化铝载体上的钼和/或钨,以及镍和/或钴,以加氢保护剂的总重量为基准,并以氧化物计,钼和/或钨的含量为1~10重量%,镍和/或钴的含量为0.5~3重量%。所述的氧化铝为γ-氧化铝,所述加氢保护剂的孔容不小于0.50ml/g。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氢脱沥青质剂为蝶型,含有一种载体和负载在该载体上的钼和/或钨,以及镍和/或钴,以加氢脱沥青质剂的总重量为基准,并以氧化物计,钼和/或钨的含量为0.5~18重量%,镍和/或钴的含量为0.3~10重量%,载体为氧化铝和任选的氧化硅,所述加氢脱沥青质剂孔容不小于0.60ml/g。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氢精制剂为蝶型,含有一种载体和负载在该载体上的钼和/或钨,以及镍和/或钴,以加氢精制剂的总重量为基准,并以氧化物计,钼和/或钨的含量为10~40重量%,镍和/或钴的含量为0.3~7重量%,载体为氧化铝和任选的氧化硅,加氢精制剂孔容不小于0.25ml/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584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