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酯型漆包线漆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45909.5 | 申请日: | 201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9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左晓兵;陈霜;魏路;张宁雯;潘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9D167/00 | 分类号: | C09D167/00;C09D161/32;C09D7/12;C09D5/25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5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酯 漆包线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酯型漆包线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使原料质量比为3∶(0.5~2)的回收聚酯瓶碎料、多元醇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通过降解、缩聚反应得到羟基树脂,然后将羟基树脂与溶剂按质量比为4∶(5~7)配制成羟基树脂溶液;所述多元醇选自丙三醇、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三(α-羟乙基)异氰脲酸酯、三乙醇胺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2)以三聚氰胺、尿素、苯代三聚氰胺、37%甲醛、甲醇、异丙醇、正丁醇为原料通过羟甲基化和醚化反应得到改性醚化氨基树脂,所述原料的质量比为三聚氰胺∶尿素∶苯代三聚氰胺∶37%甲醛∶甲醇∶异丙醇∶正丁醇等于1∶(0.1~0.9)∶(0.2~1.1)∶(1.2~5.5)∶(1.0~3.5)∶(0.5~2.0)∶(0.5~2.0);
(3)步骤(1)获得的羟基树脂溶液、步骤(2)获得的改性醚化氨基树脂与混合环保型溶剂按照质量比为(1~2.5)∶(0.1~0.9)∶(0.3~1.0)进行混合,再加入占漆液总质量0.2%至1%的钛酸四丁酯,在30℃~80℃,搅拌均匀过滤除去悬浮杂质后制得聚酯型漆包线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1)中催化剂选自硫酸锂或三氧化二锑,所述硫酸锂在降解反应阶段加入,所述三氧化二锑在缩聚反应阶段加入;所述硫酸锂或三氧化二锑的用量为反应投料总质量的0.05%~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1)中溶剂包括甲酚、双酯类溶剂DBE及二甲苯,所述甲酚、DBE及二甲苯的质量比为1∶(0.1~0.9)∶(0.1~0.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1)获得羟基树脂的具体步骤包括在100℃至200℃反应1~3小时,维持200℃反应2~3小时;反应后加入带乙二醇剂二甲苯回流带出乙二醇,然后在200℃和0.01~0.09MPa负压抽除二甲苯得到羟基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1)得到的羟基树脂控制在酸值0.1~2mg KOH/g,羟值130~280mg KOH/g,数均分子量4500~6500,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9~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2)获得改性醚化氨基树脂的具体步骤包括将1/5的37%甲醛、三聚氰胺、尿素、苯代三聚氰胺、甲醇、异丙醇、正丁醇加入反应瓶中,用三乙醇胺调节pH值为7.0~8.5,加热到50~60℃开始反应,同时将剩下4/5的37%甲醛以2质量分/分钟的滴加速度加入到反应瓶中,滴加完毕再反应2~3小时,然后用顺酐调节pH值为4.0~5.5,加热回流2~3小时,最后用甲苯加热共沸蒸馏脱水制得改性醚化氨基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2)获得的改性醚化氨基树脂的酸值小于5mg KOH/g,25℃的粘度为涂-4杯60~150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环保型溶剂为质量比为(1~2.0)∶(1~1.5)∶(1~3)∶(0.8~1.2)的双酯类溶剂DBE、乙二醇丁醚醋酸酯、芳烃溶剂油、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理工学院,未经常熟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590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09D 涂料组合物,例如色漆、清漆或天然漆;填充浆料;化学涂料或油墨的去除剂;油墨;改正液;木材着色剂;用于着色或印刷的浆料或固体;原料为此的应用
C09D167-00 基于由主链中形成1个羧酸酯键的反应得到的聚酯的涂料组合物
C09D167-02 .由二羧基与二羟基化合物衍生的聚酯
C09D167-04 .由羟基羧酸衍生的聚酯,如内酯
C09D167-06 .具有碳-碳不饱和部分的不饱和聚酯
C09D167-08 .用高级脂肪油或其酸,或用天然树脂或树脂酸改性的聚酯
C09D167-07 ..具有端部碳-碳不饱和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