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内切换型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51020.8 | 申请日: | 201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3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43 | 分类号: | G02F1/1343;G02F1/1362;G02F1/133;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谭佐晞;曹若 |
地址: | 21530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换 液晶显示 面板 液晶显示器 | ||
1.一种面内切换型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夹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由多个液晶分子构成的液晶层,其中,所述第一基板上具有多个第一像素区域,所述第一像素区域内设置多个第一像素电极和多个第一公共电极,所述多个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一公共电极相互交替地间隔排布构成用于形成第一水平电场的多个第一水平电极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对应于所述第一像素区域内的位置设置有多个第二像素电极和多个第二公共电极,所述多个第二像素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公共电极相互交替地间隔排布构成用于形成第二水平电场的多个第二水平电极对,并且,所述多个第二水平电极对与所述多个第一水平电极对相互平行且彼此错位排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内切换型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多条第一扫描线、多条第一数据线及多个第一薄膜晶体管,由所述多条第一扫描线和所述多条第一数据线交叉排列限定多个所述第一像素区域,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设置在所述第一像素区域内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在每一个第一像素区域中设置有多个呈条形并大致平行的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一公共电极,所述第二基板设置有对应数量的多个呈条形并大致平行的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并且,所述多个第二像素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公共电极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一公共电极的排布结构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内切换型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电极、所述第一公共电极、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以及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的电极宽度均相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内切换型液晶显示面板,其中,相邻的第一像素电极与第一公共电极之间的电极间距等于相邻的第二像素电极与第二公共电极之间的电极间距,并且,所述电极间距等于所述电极宽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内切换型液晶显示面板,其中,相邻的第一像素电极和第二像素电极之间的错位距离等于相邻的第一公共电极和第二公共电极之间的错位距离,并且,所述错位距离等于所述电极宽度。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内切换型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基板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基板的多条第一扫描线、多条第一数据线以及多个第一薄膜晶体管的位置相对应的多条第二扫描线、多条第二数据线以及多个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像素电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内切换型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公共电极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电性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内切换型液晶显示面板,其中,相邻的第一像素电极与第一公共电极之间的电极间距以及相邻的第二像素电极与第二公共电极之间的电极间距小于所述液晶层的盒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内切换型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电极、所述第一公共电极、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以及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的电极厚度在0-2μm范围内。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面内切换型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液晶分子为蓝相液晶分子。
11.一种液晶显示器,其中,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面内切换型液晶显示面板以及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连接的驱动电路,并且,所述液晶显示面板采用LED背光。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LED背光采用场序驱动方式。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像素电极接收相同的像素电压信号,所述多个第一公共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公共电极接收相同的公共电压信号。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像素电压信号与所述公共电压信号之间相差1/2波长的相位。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驱动电路采用GIA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102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电表中对SOC内部RTC计时精度的修正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光圈监控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