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洋拟诺卡氏菌株HY-G及其产生的β-葡萄糖苷酶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51259.5 | 申请日: | 201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2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吴少杰;马桂珍;王淑军;陈丽;焦豫良;王淑芳;暴增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海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9/42;C12R1/01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刘喜莲 |
地址: | 222006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洋 拟诺卡氏 菌株 hy 及其 产生 葡萄 糖苷酶 | ||
1.一种海洋拟诺卡氏菌株HY-G(Nocardiopsis sp.HY-G)CCTCC NO:M 2010126。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拟诺卡氏菌株HY-G CCTCC NO:M2010126产β-葡萄糖苷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1)发酵:采用摇瓶发酵法,在250mL三角瓶中加入100mL液体发酵培养基,按照接种量为1%的比例接种海洋拟诺卡氏菌株HY-G的孢子悬液,孢子悬液的浓度为106/mL;然后在23~38℃的培养温度下、在60~120转/分钟的摇床转速下培养72h,得发酵液;
(2)粗酶液的制备:取上述发酵液在8000转/分钟下离心10分钟,收获菌体;菌体用0.01mol/L、pH 6.8的Tris-HCl缓冲溶液洗涤2次并离心后,加入适量的上述Tris-HCl缓冲溶液重新悬浮菌体,在0℃冰浴的条件下,用超声波细胞破碎仪破碎菌体细胞,得菌体破碎液;取菌体破碎液在12000转/分钟下离心20分钟除去菌体碎片,所得上清液即为粗酶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粗酶液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分离纯化:
(1)取粗酶液,加入硫酸铵至40%饱和度,离心去除沉淀得上清液;用1.7mol/L硫酸铵溶于0.01mol/L、pH 6.8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制成平衡缓冲溶液,然后用平衡缓冲溶液平衡Phenyl-Sepharose柱,再用平衡过的Phenyl-Sepharose柱吸附上清液中的蛋白,用含0.34mol/L硫酸铵的0.01mol/L、pH 6.8的Tris-HCl缓冲溶液洗脱去除杂蛋白,再用0.01mol/L、pH 6.8的Tris-HCl缓冲溶液洗脱得到初步纯化的β-葡萄糖苷酶液;
(2)用0.01mol/L、pH 6.8的Tris-HCl缓冲溶液平衡DEAE-Sephrose柱,然后取初步纯化的β-葡萄糖苷酶液用DEAE-Sephrose柱吸附,通过梯度洗脱得到纯化的β-葡萄糖苷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得到的纯化的β-葡萄糖苷酶采用以下方法进一步纯化:先用0.01mol/L、pH 6.8的Tris-HCl缓冲溶液平衡Superdex 200HR凝胶色谱柱;然后对纯化的β-葡萄糖苷酶进行透析处理后用Superdex 200HR凝胶色谱柱吸附,再用0.01mol/L、pH 6.8的Tris-HCl缓冲溶液洗脱,收集A280最大吸收峰并检测活性,活性组分即为进一步纯化的-葡萄糖苷酶。
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述的β-葡萄糖苷酶,其特征在于:所产β-葡萄糖苷酶的酶学性质为:所述拟诺卡氏菌HY-G产生的β-葡萄糖苷酶属于胞内酶,其分子量为43~45kDa;该酶在以p-NPG为底物时,测得在pH 6.0-9.0有酶活力,其中在pH 7.0-8.0时酶活力强;该酶在40-60℃下具有有酶活性;Fe2+、Mg2+、Pb2+、Na+、Fe3+对该酶活性有促进作用,其中Fe2+、Fe3+促进作用强,Ca2+、Zn2+、Ag+、Cu2+、K+对该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其中Zn2+、Ag+、Cu2+抑制作用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海工学院,未经淮海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125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