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洋拟诺卡氏菌株HY-G及其产生的β-葡萄糖苷酶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51259.5 | 申请日: | 201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2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吴少杰;马桂珍;王淑军;陈丽;焦豫良;王淑芳;暴增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海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9/42;C12R1/01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刘喜莲 |
地址: | 222006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洋 拟诺卡氏 菌株 hy 及其 产生 葡萄 糖苷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海洋拟诺卡氏菌菌株HY-G,本发明还涉及该菌株的产酶方法及其所产生的β-葡萄糖苷酶。
背景技术
β-葡萄糖苷酶(EC3.2.1.21),是一类能够水解结合于末端非还原性的β-葡萄糖苷键,同时释放出β-D-葡萄糖和相应的配基的水解酶类。
β-葡萄糖苷酶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许多动植物和微生物体内。β-葡萄糖苷酶的相对分子量范围一般在40~250KDa之间。目前绝大多数生物所产生的β-葡萄糖苷酶最适pH都在酸性范围,并且变化不大,一般在3.5-5.5之间,仅有少数β-葡萄糖苷酶最适pH在中性或碱性范围内。β-葡萄糖苷酶的最适温度在40~110℃之间都有分布。
β-葡萄糖苷酶具有多方面的用途。在生物医药领域,由于天然药物中含有种类众多的苷类成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属于β-葡萄糖苷类。研究发现,天然药物活性成分去除β-葡萄糖基后,往往能提高药效,因此,采用β-葡萄糖苷酶进行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生物转化受到重视,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特异性高、污染少等优点。在食品工业,β-葡萄糖苷酶作为一种风味酶,可用于果汁风味成分的改善、果酒和茶叶等饮料的增香等;此外,β-葡萄糖苷酶还在纤维素的水解、医学诊断、植物病害防治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能产β-葡萄糖苷酶的海洋拟诺卡氏菌HY-G(Nocardiopsis sp.HY-G)。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上述海洋拟诺卡氏菌HY-G(Nocardiopsis sp.HY-G)产β-葡萄糖苷酶的方法及产品。
本发明所涉及的菌株是海洋拟诺卡氏菌HY-G(Nocardiopsis sp.HY-G),该海洋拟诺卡氏菌HY-G已于2010年5月27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0126;保藏单位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电话:027-68754052。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本发明所涉及的培养基。
1、固体培养基(固体海水高氏一号培养基),其组成如下:20g可溶性淀粉;1g KNO3;0.5g K2HPO4;0.5g MgSO4·7H2O;0.01g FeSO4·7H2O;1000mL海水。其制法是:将上述成分用海水溶解后,再用NaOH调节初始pH至7.6-7.8,然后加入15g琼脂,121℃灭菌15-20min,即得固体培养基。用于初次平板涂布分离时,还需在调节pH值之前加入0.03%的重铬酸钾以抑制样品中真菌和细菌的生长。
2、液体发酵培养基(液体海水高氏一号培养基),其组成如下:20g可溶性淀粉;1g KNO3;0.5g K2HPO4;0.5g MgSO4·7H2O;0.01g FeSO4·7H2O;1000mL海水。其制法是:将上述成分用海水溶解后得混合物,然后按大豆异黄酮苷∶混合物=150~200mg/L的比例向混合物中加入大豆异黄酮苷作为产酶诱导物(以诱导其产β-葡萄糖苷酶),再用NaOH调节初始pH至7.6-7.8, 121℃灭菌15-20min,即得液体发酵培养基。本发明所述的产酶诱导物大豆异黄酮苷为由染料木苷、大豆苷和黄豆黄苷组成的混合物,该混合物中,含大豆苷46.80%(重量百分比)、染料木苷12.98%、黄豆黄苷23.73%,其中的黄豆黄苷对本发明的菌株HY-G的产酶无诱导作用。也可以采用市售的其它比例的大豆异黄酮苷,优选其中含大豆苷40-50%,染料木苷10-15%,其余为黄豆黄苷。
二、本发明海洋拟诺卡氏菌HY-G(Nocardiopsis sp.HY-G)(以下简称菌株HY-G)的分离。
1、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海工学院,未经淮海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12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