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化硅半导体结构、器件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51981.9 | 申请日: | 2010-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9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P·A·罗西;S·D·阿瑟;D·M·布朗;K·S·马托查;R·R·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气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9/78;H01L21/33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朱海煜;徐予红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化硅 半导体 结构 器件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碳化硅半导体FET结构(100),其包括具有第一导电类型的漂移层(112)、在所述漂移层内具有第二导电类型的离子注入基底或屏蔽结构、在所述基底或屏蔽结构(116)内的第一导电类型的离子注入沟道(118)和覆盖在所述基底或屏蔽结构(116)的至少一部分上面的第二导电类型的离子注入表面层(1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半导体结构,其中所述基底或屏蔽层包括从大约2×1013cm-2到大约2×1014cm-2的掺杂剂密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半导体结构,其中在所述基底或屏蔽层和/或所述表面层中利用的掺杂剂包括铝或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半导体结构,其中所述沟道包括从大约1×1011cm-2到大约8×1012cm-2(atoms/cm2)的掺杂剂浓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半导体结构,其中在所述离子注入n掺杂沟道中利用的掺杂剂包括磷或氮。
6.一种碳化硅半导体器件(200),包括:
具有第一导电类型并且具有上表面的漂移层(212);
结构,其包括具有第二导电类型的在所述漂移层(212)内的离子注入基底或屏蔽结构(216)、在所述基底或屏蔽结构(216)内的第一导电类型的离子注入沟道(218)和覆盖在所述基底或屏蔽结构(216)的至少一部分上面的第二导电类型的离子注入表面层(220);
位于所述表面层(220)的一部分上的电介质(228);
覆盖在所述电介质(228)的至少一部分上面的栅极导体(222);以及
至少与所述沟道接触的源极接触和漏极接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化硅半导体器件,其具有大于大约3伏特的阈值电压。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化硅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器件能够采用埋沟或反型模式工作,并且其中可以调整常截止阈值电压相比跨导。
9.一种纵向或横向MOSFET,其包括权利要求6的所述碳化硅半导体结构。
10.一种制作半导体结构的方法,其包括:提供具有第一导电类型的漂移层,离子注入覆盖在所述漂移层的至少一部分上面的具有第二导电类型的基底或屏蔽层,离子注入在所述基底或屏蔽层内具有第一导电类型的沟道,以及离子注入具有第二导电类型的表面层使得所述表面层覆盖在所述基底或屏蔽结构的至少一部分上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公司,未经通用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198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