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流透平与单侧径向排汽/气系统一体化气动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52329.9 | 申请日: | 201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3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付经纶;刘建军;周嗣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1D25/30 | 分类号: | F01D25/3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10019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流 透平 径向 系统 一体化 气动 设计 方法 | ||
1.一种轴流透平与单侧径向排汽/气系统一体化气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对轴流透平进行多目标设计;b)在真实入口条件下,对单侧径向排汽/气系统进行多目标设计;c)轴流透平与单侧径向排汽/气系统进行匹配分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气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对透平叶片型线以及积叠线进行气动设计;
(2)根据实际运行情况下透平出口流场对排汽/气系统压力恢复能力、排汽/气系统内部流动损失和非定常脉动的影响机理,对透平出口切向气流角和总压沿径向的分布形式提出设计要求;
(3)考察透平气动损失及出口流场分布是否能够接受,如果可以接受,即得到透平初步设计方案;
(4)得到透平初步设计方案后,提取透平出口流场,在透平出口流场下,对单侧径向排汽/气系统结构进行气动设计;
(5)考虑到单侧径向排汽/气系统流场对透平气动性能的影响,从扩压能力、排汽/气系统入口流场的周向不均匀程度和非定常脉动程度三方面,对单侧径向排汽/气系统的气动性能进行评估;如果排汽/气系统气动性能可以接受,排汽/气系统初步设计方案确定;
(6)轴流透平与单侧径向排汽/气系统初步方案都确定后,对二者间的耦合流场进行验证:在实际流场下,考察透平的气动损失、透平叶片所受非定常气动力以及排汽/气系统扩压能力是否满意,如果可以接受,轴流透平与单侧径向排汽/气系统一体化气动设计完成,如果不可以接受,则返回步骤(1),重新开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气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设计要求,是:
(a)透平出口环面根部绝对切向气流角为0-20°,顶部绝对切向气流角>40°,并且从根部到顶部气流角变化光滑;(b)出口绝对总压沿径向呈负梯度变化。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气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考察透平气动损失及出口流场分布,如果不可以接受,则返回步骤(1)。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气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如果排汽/气系统气动性能不能接受,则重复步骤(4)。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气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侧径向排汽/气系统,为单侧径向排汽或排气系统。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气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对切向气流角,是与轴向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232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用网卡非缓存的零拷贝方法及零拷贝系统
- 下一篇:地埋式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