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流透平与单侧径向排汽/气系统一体化气动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52329.9 | 申请日: | 201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3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付经纶;刘建军;周嗣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1D25/30 | 分类号: | F01D25/3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10019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流 透平 径向 系统 一体化 气动 设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流透平与单侧径向排汽/气系统的一体化气动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大功率汽轮机和舰船燃气轮机的单侧径向排汽/气系统,是流道末端的通流部件,用于回收透平出口的余速动能,在给定的排汽/气系统出口压力的情况下降低透平的背压,增加透平的出功,提高机组的热效率。在单侧径向排汽/气系统内部,汽/气流从透平出口到排汽/气系统出口之间有大约90°的折转,从而在透平出口截面产生非轴对称流场,使得透平叶片在不同的周向位置感受到不同的背压;同时,排汽/气系统内部流动失稳产生的压力脉动,也使透平叶片受到低频非定常气动力的作用,影响透平叶片运行安全。透平出口的流场分布也影响排汽/气系统内部流场,引起排汽/气系统扩压器出现流动分离,降低甚至完全丧失对透平出口余速动能的回收能力,使透平背压与排汽/气系统出口压力接近甚至高于排汽/气系统出口压力,减少透平出功,降低机组热效率。此外,透平出口的流场对排汽/气系统内部流场的影响还会增大排汽/气系统内部流动的非定常脉动,进一步影响透平叶片运行安全。总之,在真实环境下,存在透平叶片排与排汽/气系统之间的强气动相互作用,对透平叶片的运行安全以及机组的热效率都会产生重要影响。见图2,现有的通流设计方法中,不考虑叶片排与排汽/气系统间的气动相互作用,通常在假定轴对称出口、进口流动条件下,分别对透平叶片和排汽/气系统进行设计,得到的透平与排汽/气系统在实际环境中的性能与设计值相差较大。本发明对透平叶片排与排汽/气系统提出了一体化的设计方法,有别于以往的设计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公开一种轴流透平与单侧径向排汽/气系统一体化气动设计方法,充分考虑了真实环境下透平与排汽/气系统之间的流场相互作用情况,以提高轴流式汽轮机和燃气轮机的机组热效率以及运行安全,本发明方法适用于任何一种单侧径向排汽/气的轴流式汽轮机和燃气轮机的透平与排汽/气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轴流透平与单侧径向排汽/气系统一体化气动设计方法,其包括:
a)对轴流透平进行多目标设计;b)在真实入口条件下,对单侧径向排汽/气系统进行多目标设计;c)轴流透平与单侧径向排汽/气系统进行匹配分析。
所述的一体化气动设计方法,其包括步骤:
(1)对透平叶片型线以及积叠线进行气动设计;
(2)根据实际运行情况下透平出口流场对排汽/气系统压力恢复能力、排汽/气系统内部流动损失和非定常脉动的影响机理,对透平出口切向气流角和总压沿径向的分布形式提出设计要求;
(3)考察透平气动损失及出口流场分布是否能够接受,如果可以接受,即得到透平初步设计方案;
(4)得到透平初步设计方案后,提取透平出口流场,在透平出口流场下,对单侧径向排汽/气系统结构进行气动设计;
(5)考虑到单侧径向排汽/气系统流场对透平气动性能的影响,从扩压能力、排汽/气系统入口流场的周向不均匀程度和非定常脉动程度三方面,对单侧径向排汽/气系统的气动性能进行评估;如果排汽/气系统气动性能可以接受,排汽/气系统初步设计方案确定;
(6)轴流透平与单侧径向排汽/气系统初步方案都确定后,对二者间的耦合流场进行验证:在实际流场下,考察透平的气动损失、透平叶片所受非定常气动力以及排汽/气系统扩压能力是否满意,如果可以接受,轴流透平与单侧径向排汽/气系统一体化气动设计完成,如果不可以接受,则返回步骤(1),重新开始。
所述的一体化气动设计方法,其所述步骤(2)中的设计要求,是:
(a)透平出口环面根部绝对切向气流角为0-20°,顶部绝对切向气流角>40°,并且从根部到顶部气流角变化光滑;(b)出口绝对总压沿径向呈负梯度变化。
所述的一体化气动设计方法,其所述步骤(3)中考察透平气动损失及出口流场分布,如果不可以接受,则返回步骤(1)。
所述的一体化气动设计方法,其所述步骤(5),如果排汽/气系统气动性能不能接受,则重复步骤(4)。
所述的一体化气动设计方法,其所述单侧径向排汽/气系统,为单侧径向排汽或排气系统。
所述的一体化气动设计方法,其所述绝对切向气流角,是与轴向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23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用网卡非缓存的零拷贝方法及零拷贝系统
- 下一篇:地埋式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