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食疗营养健康的新型粉状糊类产品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53998.8 | 申请日: | 2010-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0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程振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振雷 |
主分类号: | A23L1/29 | 分类号: | A23L1/29;A23L2/3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800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疗 营养 健康 新型 粉状 类产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以加水冲饮的粉状与糊类产品生产领域,尤其是含本草食疗成份的花生糊、芝麻糊、栗子糊、豆粉、豆奶粉、米粉(糊)等等。
背景技术
粉状糊类产品是食品中的一大类,本发明中包括各种营养粉、油茶粉、芝麻糊、花生糊、豆奶粉、豆粉、米粉(糊)、藕粉、茶粉、茯苓粉(糊)、葛根粉(糊)及其它类似产品。是以粮食(包括五谷杂粮、油料作物等各种农作物)及干鲜果蔬、土产类、野果类等等原料制成的食品(包括营养品、保健品等等)。其特点是出厂时即已制成粉(包括生的粉与制熟或膨化的粉),可以冲加热水直接食用(饮用)或稍加煎煮后食用、饮用。常做为副食、糕点、点心等供大众消费。花生、芝麻等产品本身营养丰富利于健康,制成糊类产品后醇香可口服食方便为大众所喜爱。
目前的生产工艺是将花生、芝麻、栗子、大豆等原料制成细粉,可添加适量的糖及其它添加剂,再经分装、密封、灭菌等工艺制成成品。有的企业将原料经过膨化工艺,有的企业采用的是榨过油的花生粕、芝麻粕等,有的产品采用的是混合原料(花生、芝麻及大米、小米、黑豆、黄豆、玉米等等物品中的一种或多种)。
中药又称本草,中药学术及应用是我国古代医学文化中的伟大成就,对中华民族的健康与繁衍起到了很大作用。中药品种很多,现在确认的总计已超过万种,其中有一部分可用于食疗、做为食物应用的中药本草类物品,也就是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中药材)的物品、或称物质,有时被称为药食兼用或药食两用物品,即是本发明所采用的营养食疗物品,具体品种已由国家有关部门和权威学术所确认,多数为大众所熟悉和喜爱,比如大枣、核桃、枸杞子、白果等等,在人民生活的饮食、营养、健康方面受到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花生糊、芝麻糊、栗子糊等粉状糊类产品,虽然有一定营养价值,但由于成份都是普通的食品成份,所以其食疗保健作用都不显著。而茯苓粉(糊)、葛根粉(糊)及其它市场已有的由一种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制成的粉状糊类产品,由于其食疗成份单一,所以其所具有的食疗保健作用也很有限。而且以上各种相关产品其组成配方缺乏养生食疗保健理论系统的指导,而过于浅陋粗泛。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即是加强粉状及糊类产品的食疗保健作用。
解决其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采用的营养食疗物品(即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具有广泛的、多方面的食疗、保健、强身、补充营养的作用,已由学术研究所证实。可以添加入粉状糊类产品中以加强、提高其食疗保健作用。具体方法是采用一种或多种营养食疗物品,采用适宜的生产设备与技术将其粉碎或采用其提取物,适量配入粉状糊类产品的成份中,即将营养食疗成份与其它成份相混合,并选择添加适量的糖、调味品、营养强化剂、各种农作物制品、食品添加剂等等辅助成份,制成具有较好食疗保健作用的粉状糊类产品。可以加入开水冲泡饮用,也可加入其它食品中。为了方便消费者服食,可以加水制成液态产品出售。由于所采用的营养食疗物品的品种不同(即配方不同),所制成的不同成份、不同配方的产品也就具有不同的食疗保健作用。比如:
配方一:花生20-70份(以重量计,下同)、芦根5份、芝麻5份、大枣5份、青果5份。此方可用以补中益气、调补脾胃、还用以清热、生津、止呃等等。其中大枣可以补中益气、养血安神、调补脾胃、降低胆固醇、抗癌、护肝;芦根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青果可以清热解毒、利咽生津、助消化。可以增减改换原料品种、调整用量(从而可有其它更广泛的保健功效)。
配方二:花生25份、藕粉5份、白芷5份、枸杞子5份、芦根5份、鸡内金5份、藿香5份、大枣5份、青果5份、莲子5份、小蓟5份、山楂5份、淡竹叶5份、小茴香5份、槐米5份。此方可用以补肝明目润肺、补阴养胃、开胃消食、养心安神、健胃助消化、凉血止血等等。其中枸杞子可以补肝肾、明目、润肺、补阴养胃、降血脂、增强免疫、抗癌、保肝、降压、抗衰老、抗疲劳、抗幅射;鸡内金可以固精止遗、化坚、消食、开胃;莲子可以补脾止泻、固涩止带、益肾固精、养心安神、健胃助消化;小茴香可以散寒止痛、理气和中;槐米可以凉血止血、清肝、明目、强心、降压、预防动脉硬化。可以根据需要增减改换原料品种和调整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振雷,未经程振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39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点卡线式线槽
- 下一篇:一种内置电控遮阳帘的中空玻璃及其驱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