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蓄能内、外式柱塞油缸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58479.0 | 申请日: | 201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4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沈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传良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0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王官明 |
地址: | 31805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能 柱塞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油缸,特别是涉及双蓄能内、外式柱塞油缸,主要适用于运客、运货电梯。
背景技术
运货电梯(简称货梯)一般采用电动葫芦、曳引机或者液压油缸为动力,电动葫芦配置变速齿轮、连接轴和钢丝等部件,由于电梯长期运行,其中钢丝容易磨损拉断,齿轮和轴容易断裂,所以安全系数差,出故障多,维修麻烦。曳引机应用钢丝和配置块等部件,载重由轿箱配重块限制。而且电动葫芦或者曳引机需要安装在上一层机房中,多一层机房高出厂房,建筑投资增加。已有采用液压油缸为动力,由于电梯下行时液压缸柱塞中的压力油全部放回油箱,能量全部浪费,并且由控制阀组控制速度放油,而当电梯上行时,则存在着液压缸柱塞与轿箱重量由液压泵直接顶,液压缸柱塞与轿箱重量使动力功耗大,需要配置大功率电机,投资费用和耗电费用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利用运货电梯一般从底层向上运载原料,而从上往下运载产品,上、下交替运货的特点,采用蓄能、释放能量的关系,提供一种双蓄能内、外式柱塞油缸。
本发明双蓄能内、外式柱塞油缸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外油缸、油缸盖和外柱塞杆,在外油缸与外柱塞杆之间有油缸腔,外油缸与外柱塞杆的配合处安装外柱塞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柱塞杆内腔中安装内柱塞杆,外柱塞杆与内柱塞杆之间有外柱塞腔,外柱塞腔通内柱塞杆中的内输油孔,内柱塞杆中的内输油孔接甲油管经控制阀组连通1号蓄能器,油缸腔接乙油管经控制阀组连通2号蓄能器及油泵。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蓄能内、外式柱塞油缸,其中油泵和控制阀组与已有技术相同,主要特点:一是外柱塞杆内腔中安装内柱塞杆;二是采用1号蓄能器和2号蓄能器两组蓄能器,并且两组蓄能器的能量利用电梯下行时油缸柱塞中放出的压力油蓄存能量,全部为免费蓄能,但当电梯上行时,1号蓄能器和2号蓄能器两组蓄能器同时释放能量,1号蓄能器释放的能量为特定设计的,一般可以抵销运货电梯液压轿箱和柱塞杆重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如果整个液压轿箱与柱塞杆的重量达1吨,就抵销了0.8吨的重量,电梯在上行时大大地减少功率,显著地节省能耗。2号蓄能器在电梯上行时释放的能量为推动外柱塞杆,当能量不够时,由油泵进油推动。具体工作过程为:当电梯上行时,油泵进油推动外柱塞杆向上(A向)移动提升轿箱和货物,2号蓄能器中的油经过乙油管和控制阀组也进入到油缸腔推动外柱塞杆,油泵进油与2号蓄能器应用不同的阀门由控制阀组控制,与此同时,1号蓄能器中的油通过甲油管和控制阀组进入到内柱塞杆中的内输油孔推动外柱塞杆。当电梯向下运动时,在轿箱和货物等重力作用下,外柱塞腔中的油压入内输油孔并经控制阀组和甲油管到达1号蓄能器中蓄存能量,每次都可抵销轿箱与柱塞杆百分之八十的重量。并且油缸腔中的油经过控制阀组和乙油管压入2号蓄能器中蓄存能量,如果设定3吨货下行,下一次上行2吨就不开油泵也能上行,大大的节约了能耗,效益十分显著。
本发明的双蓄能内、外式柱塞油缸,所述的内柱塞杆与柱塞的配合处安装内柱塞密封件,有了内柱塞密封件,工作可靠。所述的1号蓄能器或者2号蓄能器包括蓄能器缸体和蓄能器活塞,蓄能器活塞将蓄能器缸体内分为压缩氮气腔和油压腔,油压腔上连接油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双蓄能内、外式柱塞油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蓄能器包括蓄能器缸体和蓄能器活塞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蓄能内、外式柱塞油缸,如图1、图2所示,包括外油缸2、油缸盖1和外柱塞杆4,在外油缸2与外柱塞杆4之间有油缸腔3,外油缸2与外柱塞杆4的配合处安装外柱塞密封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柱塞杆4内腔中安装内柱塞杆7,外柱塞杆4与内柱塞杆7之间有外柱塞腔5,外柱塞腔5通内柱塞杆7中的内输油孔8,内柱塞杆7中的内输油孔8接甲油管经控制阀组16(控制阀组16的具体结构与已有技术相同)连通1号蓄能器11,油缸腔3接乙油管经控制阀组16连通2号蓄能器10及油泵17(油泵与油缸腔经油管连接属已有技术)。其中油泵和控制阀组与已有技术相同,主要特点:一是外柱塞杆4内腔中安装内柱塞杆7;二是采用1号蓄能器11和2号蓄能器10两组蓄能器,并且两组蓄能器的能量利用电梯下行时油缸柱塞中放出的压力油蓄存能量,全部为免费蓄能,但当电梯上行时,1号蓄能器和2号蓄能器两组蓄能器同时释放能量,1号蓄能器释放的能量为特定设计的,一般可以抵销运货电梯液压轿箱和柱塞杆重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如果整个液压轿箱与柱塞杆的重量达1吨,就抵销了0.8吨的重量,电梯在上行时大大地减少功率,显著地节省能耗。2号蓄能器在电梯上行时释放的能量为推动外柱塞杆,当能量不够时,由油泵进油推动。具体工作过程为:当电梯上行时,油泵17进油推动外柱塞杆4向上(A向)移动提升轿箱15和货物,2号蓄能器中的油经过乙油管26和控制阀组16也进入到油缸腔3(相当于1级油缸腔)推动外柱塞杆4,B为油的流向,油泵进油与2号蓄能器应用不同的阀门由控制阀组控制,与此同时,1号蓄能器11中的油通过甲油管25和控制阀组16进入到内柱塞杆7中的内输油孔8推动外柱塞杆4。当电梯向下运动时,在轿箱和货物等重力作用下,外柱塞腔5(相当于2级油缸腔)中的油压入内输油孔8并经控制阀组16和甲油管25到达1号蓄能器10中蓄存能量,每次都可抵销轿箱与柱塞杆百分之八十的重量。并且油缸腔3(相当于1级油缸腔)中的油经过控制阀组16和乙油管26压入2号蓄能器10中蓄存能量,如果设定3吨货下行,下一次上行2吨就不开油泵也能上行,大大的节约了能耗,效益十分显著。所述的内柱塞杆7与柱塞13的配合处安装内柱塞密封件9。有了内柱塞密封件工作可靠。所述的1号蓄能器或者2号蓄能器包括蓄能器缸体20和蓄能器活塞22,蓄能器活塞22将蓄能器缸体内分为压缩氧气腔23和油压腔21,油压腔21上连接油管25。工作时,油管进油,油压腔压力增加,推动蓄能器活塞,使压缩氧气腔压力增加,起到蓄能目的,当油管向外输油时,压缩氧气腔内的气体压力推动蓄能器活塞,将压力传递到油压腔,释放能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传良,未经沈传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584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获取网页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电动汽车及其热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