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uper Junction VDMOS器件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64774.7 | 申请日: | 201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0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泽宏;胡涛;邓光平;钱振华;洪辛;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06;H01L29/417;H01L29/47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葛启函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uper junction vdmos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技术领域,涉及功率半导体器件,具体涉及一种Super Junction VDMOS器件。
背景技术
Super Junction VDMOS是一种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的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它是在普通垂直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VDMOS)的基础上,通过引入SJ(Super Junction)结构,除了具备VDMOS输入阻抗高、开关速度快、工作频率高、电压控制、热稳定性好、驱动电路简单、易于集成等特点外,还克服了VDMOS的导通电阻随着击穿电压成2.5次方关系增加的缺点。目前Super Junction VDMOS已广泛应用于面向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上网本或手机、照明(高压气体放电灯)产品以及电视机(液晶或等离子电视机)和游戏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的电源或适配器。
1988年,飞利浦公司的D.J.Coe申请美国专利(David J.Coe,High voltage semiconductor device[P].US Patent 4,754,310.1988.),第一次给出了在横向高压MOSFET(LD MOSFET)中用交替的pn结结构代替传统功率器件中低掺杂漂移层作为电压支持层(耐压层)的方法。1993年,电子科技大学的陈星弼教授申请的美国专利(Xingbi Chen,Semiconductor power devices with alternating conductivity type high-voltage breakdown regions[P].US Patent 5,216,275.1993.),提出了在纵向功率器件(尤其是纵向MOSFET)中用多个pn结结构作为漂移层的思想,并把这种结构称之为“复合缓冲层”(Composite Buffer Layer)。1995年,西门子公司的J.Tihanyi申请的美国专利(Tihanyi J.Power MOSFET[P].US Patent 5,438,215.1995.),提出了类似的思路和应用。1997年Tatsuhiko等人在对上述概念的总结下,提出了“超结理论”。结合该理论,1998年Infineon公司首次推出了Super Junction VDMOS,也称为“CoolMOSTM”,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其最初的P柱区3是采用多次外延和多次离子注入的方式实现的。“CoolMOSTM”显著地降低了导通电阻,但在该结构内存在一个体二极管,它由P+区、N外延层和N+衬底构成。当该体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时,大量过剩载流子贮存在电压支持层中,使“CoolMOSTM”具有很大的反向恢复电荷Qrr,而且由于横向pn结的存在会使这些载流子迅速排出,这使得“CoolMOSTM”具有较差的反向恢复特性。
文献Xu CHENG,Xing-Ming LIU,Johnny K.O.SIN,Bao-Wei KANG,Improving the CoolMOSTM Body-Diode Switching Performance with Integrated Schottky Contacts,ISPSD 2003提供了一种带有肖特基接触结构的平面栅Super Junction VDMOS,如图2所示,在栅下的N型区4表面做成肖特基接触结构11。在体二极管开启时,一部分电流将由流过肖特基接触结构的多数载流子提供,这种带有肖特基接触结构的平面栅Super Junction VDMOS器件明显消除了器件中过剩载流子存储效应的作用,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器件的反向恢复特性。在阻挡状态时,漏源之间存在一个高压,使得P区、N区完全耗尽成为电压支持层。在N区中电场存在一个来自临近P区的很强的横向分量,而它带来的二维效应降低了肖特基接触结构下的电场密度,这就是所谓的“JFET效应”或者叫“夹断效应”,从而克服了肖特基接触结构11击穿电压低的问题。但是,由于肖特基接触结构11的引入,使器件泄漏电流增加,而且由于肖特基接触改变了原来的栅结构,使得原先正栅偏压时在N区外延层表面处形成的多子积累层不复存在,使得器件导通电阻增加。要改善这些缺点需要更好的工艺线宽,增加了器件的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好反向恢复特性的Super Junction VDMOS器件,且对工艺线宽的要求较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47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GaN基LED管芯P型GaN层的结构
- 下一篇:轻触电子电源开关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