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直接皮肤外用的聚乙二醇化超氧化物歧化酶(mPEG-SOD)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265116.X 申请日: 2010-08-26
公开(公告)号: CN101947312A 公开(公告)日: 2011-01-19
发明(设计)人: 杨永鹏;朱晓亮;董萍;丁克祥;左夏林;丁宇 申请(专利权)人: 董萍;丁克祥
主分类号: A61K38/44 分类号: A61K38/44;A61K8/66;A61K8/86;A61P17/00;A61P39/00;A61Q19/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16011 ***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直接 皮肤 外用 聚乙二醇 超氧化物歧化酶 mpeg sod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直接皮肤外用的聚乙二醇化超氧化物歧化酶(mPEG-SOD)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一)SOD的概述

自从1968年美国学者McCord和Fridovich等人首先发现并成功地从牛红细胞中提取超氧化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简称SOD)以来,SOD的研究和应用受到世界上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研究人员的普遍关注。人们自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学度、不同的范围,以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对SOD的化学本质、生物学特性、分子结构、药理、药化及临床、医药、化工等进行研究和探讨,并成功地建立起一整套快速而有效的SOD分离及分析方法。特别是在1969年McMord等人在美国生化杂志上发表了关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与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生物学意义]以来,人们对自由基与生物学,自由基与医学的关系,认识有了明显提高,研究也有了突破性进展,并使1956年Harman教授提出的衰老自由基学说得以验证、补充和发展。正如Michelson教授于1976年6月由欧洲分子生物学学会组织召开的法国Banyuls(班里诺斯)首届超氧化物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专题讨论会文集前言中写到的:1969年McMord和Fridovich首先从牛红细胞中发现了SOD活力并发表了关于超氧自由基的生物学意义的文章,自此以后接踵而来的有关氧代谢的分子生物学方面一系列的和创造性的研究工作,几乎可与1953年Watson和Crick发表有名的DNA双螺旋结构学说后所引起的结果相比拟。这段精辟的评论,概括和肯定了SOD发现对推动科学研究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二)SOD来源、分布和种类及其基本特点

SOD是一类金属酶,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一切需氧和耐氧的生物体各组织细胞内。由于Cu.Zn-SOD,Mn-SOD,Fe-SOD这三种SOD同功酶都能特异地清创造生物氧化过程中产生的·O2,实际上对产生SOD的细胞具有对活性氧的防护和保护作用,因此,美国学者Keele设想,凡需氧代谢细胞,包括最简单的微生物都可能含有SOD,果然,Yost等人1973年成功地从E.Coli.B中分离得到了Mn-SOD,而在这之前的1971年的McCord曾对自然界二十多种对氧需求量不同的需氧微生物中的SOD含量进行分析测定,发现SOD的存在与细胞的需氧代谢密切相关。通常在空气中能存活的厌氧微生物中的SOD含量稍低于需氧微生物的SOD,这可能经与不同生物所含的需氧量及产生活性氧能力不同有关。到目前为止,专业研究人员已经从细菌、真菌、原生动物、藻类、昆虫、鱼类、蔬菜、豆类、野生植物、农作物(麦、麦杆)和动物各脏器和组织细胞中分离得到了SOD,并对这些得到的SOD进行进一步的分离纯化和分析研究后证实,这些SOD主要分为三种类型Cu.Zn-SOD,Mn-SOD和Fe-SOD。

1.Cu.Zn-SOD:呈淡蓝绿色,主要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浆中,一般地讲,动物、植物、藻类、微生物及某些原核生物体内都存在Cu.Zn-SOD。具体地讲,这些酶的主要来源有:人(肺、脑、精子、红血球)、马(肝、红血球)、牛(心、肝、精子、红血球)、羊(肝、红血球)、猪(田、肝、肾、红血球)、狗(红血球)、鸡(肝、红血球)、鸭(红血球)、鹅(红血球)、箭鱼肝、菠菜叶、小白菜叶、四季豆、青豆、绿豆、麦杆、麦、麦叶、刺梨、刺玫果、香菇菌、面包酵母、啤酒酵母、粗糊脉孢菌等。从这些不同来源物中提取纯化的Cu.Zn-SOD,除个别性质差异较大外,其他都有类似的性质,不过这些不同来源的Cu.Zn-SOD,其酶蛋白部分随种属来源不同,在氨基酸的排列序顺或组成上尚有一些差异,而且正是这种差异,又导致了其酶生物及理化性质上的不同一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萍;丁克祥,未经董萍;丁克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51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