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悬浮培养葡萄细胞生产13C标记反式白藜芦醇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68857.3 | 申请日: | 201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2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岳向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P7/22 | 分类号: | C12P7/2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悬浮 培养 葡萄 细胞 生产 sup 13 标记 反式 藜芦 方法 | ||
1.利用悬浮培养葡萄细胞生产13C标记反式白藜芦醇的方法,其利用悬浮培养葡萄细胞经过诱导,添加吸附剂和添加13C标记前体产生13C标记反式白藜芦醇,其特征在于:将葡萄细胞置于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细胞接种量为50~200g/L湿重,在细胞接种时每升培养基中加入50-200g的无菌吸附剂;在细胞指数生长初期,于每升培养基中加入浓度分别为5~1000μM的单一诱导剂或诱导剂组合,同时添加1~10mM13C标记前体;所述诱导剂为非生物诱导剂或真菌诱导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生物诱导剂为硝酸银、水杨酸或茉莉酸及其衍生物。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葡萄细胞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为20~30℃,暗培养;培养周期为5~20天,每隔5~14天传代一次。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指数生长初期是指细胞接种于培养基后的第4~10天,即诱导剂的添加时间。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为大孔吸附树脂或对白藜芦醇及其他植物酚类和黄酮类化合物有优良吸附作用的树脂。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3C标记前体为13C标记苯丙氨酸或酪氨酸。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葡萄细胞的培养基组成为,于B5基础培养基中添加0.1~1.0mg/Lα-萘乙酸,0.2~1mg/L激动素,0.2~2g/L酶解酪蛋白及10~60g/L蔗糖,pH值为5.5~6.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885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野战供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挖掘机可调节式散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