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智能车库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69085.5 | 申请日: | 201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5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南平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E04H6/22;E04H6/4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智能 车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智能车库,尤其是一种设置于道路下的地下智能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渐渐成为城市家庭的必需品,再加上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物流业的迅猛发展,使得城市停车难成为一个困扰政府、企业和个人的难题。现有的停车场大多建设在大型商场或办公场所附近或地下,停车点少,使车辆常常需行驶很远的距离才能到达停车场;停车场的停车位少,使得车辆到达停车场后常常会由于没有停停车位而需再继续寻找停车场和停停车位,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的停车场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在城市街道道路下方,可分布于城市各个位置的地下智能车库。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地下智能车库,其包括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多个承载车和一中央数字信号控制系统,地上部分包括一防水密闭门及一进车通道,地下部分包括多个停车位、公用通道及由中央数字信号控制系统控制的一升降系统,每个停车位及公用通道均设置有双轨凹槽轨道,每个停车位的凹槽轨道均连接至公用通道的凹槽轨道,升降系统包括一升降机,其上铺设有与公用通道的凹槽轨道匹配的凹槽轨道,每个停车位配设有一个由电动机驱动的承载车,承载车可根据中央数字信号控制系统发送的指令自动驶出或驶入停车位并经公用通道自动驶出或驶入升降机,升降机可根据中央数字信号控制系统的指令自动升降。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承载车的电动机始终连接电源线及与中央数字信号控制系统连接的信号线。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各停车位的墙壁上,还设有空气通风设备、水位感应器、烟火感应器、用于排水的自动抽水泵、用于防火的自动喷水系统。其中,水位感应器、自动抽水泵、烟火感应器及自动喷水系统均与中央数字信号控制系统连接,水位感应器感应到车库的水位高过警戒线,将此信息传输给中央数字信号控制系统,中央数字控制系统发送指令给自动抽水泵,使自动抽水泵自动抽水,以保证停放车辆的安全;同理,烟火感应器感应到车库的内发生烟火,将此信息传输给中央数字信号控制系统,中央数字控制系统发送指令给自动喷水系统,使其自动喷水灭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地下智能车库的地上部分设置于路肩上,地下部分位于城市街道的下方,可节约大量土地面积,在城市的各个位置都可建造,技术简单可靠,又可有效缓解停车点少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本发明的地下智能车库取车停车全程智能化,避免了车辆盲目驶入地上或地下停车场后到处找停车位,且很可能找不到停车位的困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地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地下部分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地下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承载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地下智能车库包括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多个承载车和一中央数字信号控制系统。地上部分设置于城市街道的路肩上,地下部分即车库主体设置于道路的下方。
如图1所示,地上部分包括一安全护栏11和一进车通道12,该进车通道12为一密闭建筑,其一面设置一密封门13,该密封门13可起到防盗和防水的作用,该安全护栏11和密封门13均由中央数字信号控制系统控制开关。地上部分还包括一刷卡器14,其与该中央数字信号系统连接。需停放的车辆驾驶者在刷卡器14上刷卡,中央数字信号控制系统发出开启指令,安全护栏11升起,密封门13打开,车辆即可进入该进车通道12。进车通道12内设有一进出车口。
地下部分为钢筋水泥等防水材料建成的空间,其内设有多个停车位及多车共用的凹槽轨道,以及供车辆上下的升降系统。如图2及图3所示,该地下部分包括一车库部分及一升降系统部分。车库部分包括位于地下部分一边的一排三个停车位21及位于地下部分另一边的公用通道。升降系统部分包括一由中央数字信号控制系统控制的升降机23,该升降机23的体积足够普通汽车进入,且该升降机23的平面铺设有平行的双轨凹槽轨道231。公用通道上铺设有与凹槽轨道231匹配的平行的双轨凹槽轨道22,且该凹槽轨道22延伸至该升降机23处并可与升降机23的凹槽轨道231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南平,未经张南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90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