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水型的九孔鲍育苗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71038.4 | 申请日: | 201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7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蔡俊鹏;陈小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23K1/18;A23K1/16;C12N1/20;C12R1/0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晖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水 九孔 育苗 方法 | ||
1.一种节水型的九孔鲍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培藻:采苗前30~45天开始在培藻池中进行培藻;培藻过程中控制光照强度在2000~5000lux,控制水温在15~28℃;
(2)加营养盐:培藻期间,按照3~5g/m3养殖水体,2~4天添加一次的方式添加营养盐;
(3)采苗布卵:将培藻池换掉池水,加入蛭弧菌游泳体菌液,使池水中的蛭弧菌游泳体的起始浓度达10~107pfu/mL下苗时每池布九孔鲍受精卵4~5万粒,并按照曝气量10~60L/h/m3进行曝气,光照控制在200~3000lux,水温控制在15~28℃;
(4)换水:每隔5~30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后加入蛭弧菌游泳体菌液,使池水中的蛭弧菌游泳体的浓度达到10~107pfu/mL;
(5)剥离采收:下苗30~50天,稚鲍壳长达到3.0~6.5mm后进行剥离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水型的九孔鲍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培藻池洗刷干净后采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然后注入经过砂滤和沉淀处理的海水;培藻池在注入海水之前,在池进水管口包扎一过滤袋,防止细沙入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水型的九孔鲍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藻为底栖硅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水型的九孔鲍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栖硅藻为月形藻、菱形藻、舟形藻和卵形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水型的九孔鲍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培藻以无色透明聚乙烯薄膜为附着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水型的九孔鲍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营养盐含有质量比为5∶1∶1∶1的N元素、P元素、Si元素和Fe元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水型的九孔鲍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和(4)所述蛭弧菌为蛭弧菌(Bdellovibrio sp.)BDFM05,所述蛭弧菌于2009年8月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917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水型的九孔鲍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蛭弧菌游泳体菌液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得到:接种宿主于营养肉汤液体培养基中,在28℃和200rpm摇床培养18h,培养液经4℃,5000~8000rpm离心10~20min后,沉淀加入至DNB液体培养基中,接入蛭弧菌BDFM05,在温度25~35℃下,以150~300rpm摇床培养36~48h,得到含蛭弧菌蛭质体和蛭弧菌游泳体的培养液,培养液在4℃温度下以6000~8000rpm离心15~20min后,将所得上清液经16000~18000rpm离心15~20min后,沉淀用DNB液体培养基、水、生理盐水或0.2mol/L pH值为7.2~7.6的磷酸盐缓冲液悬浮,得到浓度为106~109pfu/mL的蛭弧菌游泳体菌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节水型的九孔鲍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宿主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所述DNB液体培养基是将营养肉汤0.8g、酪蛋白酸水解物0.5g和酵母精提物0.1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调节pH值至7.2~7.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103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