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炼钢钢液的钙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71685.5 | 申请日: | 201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1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尹雨群;赵晋斌;孟令东;吴伟勤;韦士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0 | 分类号: | C21C7/00;C21C7/10;C21C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1003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炼钢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炼钢钢液的钙处理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在炼钢工艺路线流程中的两个工序中进行钙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炼钢铝脱氧的钢种普遍采用在最后一道精炼结束向钢水中喂入一定量的钙线进行钙处理,然后静搅一定时间,使钢中铝系夹杂物由固态变为液态,使夹杂物上浮便于排除。但由于钙的蒸汽压很大且钢包钢水流动存在死角,这样造成钢水钙处理后钙的不稳定与不均匀性,导致钢水中的部分夹杂物未能变为液态上浮排除出去,最终滞留在钢中造成轧后钢板夹杂超标与探伤不合格,降低了钢板收得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炼钢钢液的钙处理方法,可以消除老工艺钙处理的弊端,减少钢种夹杂物含量,提高钢液纯净度。
本发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炼钢钢液的钙处理方法,炼钢采用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LF炉精炼+RH精炼+连铸的工艺路线;整个炼钢工艺路线中采用两次钙处理;第一次钙处理在LF炉精炼工序中的LF处理结束后向钢水中喂入钙线进行钙处理;第二次钙处理在RH精炼工序中的真空处理结束后向钢水中喂入钙线进行钙处理。
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次钙处理为:LF处理结束后向钢水中喂入纯钙线100~300米/炉,钙含量控制在0.0020%~0.0050%。
第二次钙处理为:真空处理结束后喂入纯钙线50~200米/炉,钙含量控制在0.0020%~0.0050%。喂线结束后静搅时间10~20min,静搅时底吹流量设定为20~100Nm3/min。
铁水预处理后到达炉前硫≤0.005%。
转炉冶炼终点钢水氧含量≤1000ppm,出钢过程加入铝0.8~2公斤/吨钢,加入渣料6~10公斤/吨钢。
钢水到达LF炉后,加入石灰、精炼渣和渣脱氧剂快速造白渣,化渣结束后精炼渣重量百分组成:二元碱度CaO/SiO2控制在4~10;(TFe+MnO)%≤3%;Al2O3%控制在15~30%;钢水中加入铝粒或喂入铝线调整钢水中全铝含量,LF处理结束全铝含量在0.020%~0.050%。
RH真空处理时间20~60min,其中真空度100~300Pa的处理时间为10~30min,真空处理不添加含铝脱氧剂。
连铸过程采用全程保护浇注。
转炉出钢、LF精炼过程中前期加入铝含量,能将钢水与渣中氧含量降低到底的范围。LF炉采用高碱度高Al2O3炉渣,这种渣系具有较低的熔点及好的流动性,这样操作更容易吸附钢水中的夹杂物。在LF处理结束后进行第一次钙处理,这样能使钢水在转炉出钢过程与LF过程脱氧形成的夹杂物有充足的变性时间,并使变性后的夹杂物在RH真空处理过程更容易碰撞长大上浮。RH处理结束后第二次钙处理可以进一步使钢种未完全变性的夹杂物进行变性处理,RH处理后静搅一段时间后,使钢种经变性处理未上浮的小颗粒液态夹杂物上浮去除。连铸过程采用全程保护浇注,防止钢水二次氧化形成新的夹杂物。
本发明的优点是:应用本发明的炼钢钢液的钙处理方法,能将钢种总氧和硫的质量分数分别控制到(5~20)×106和(2~30)×106,钢种的夹杂物大都是球形,夹杂物的当量直径为(1~10)微米,轧后钢板探伤合格率大于99%,B类夹杂物评级总体降低,1级以下比例占97%,夹杂物控制水平明显提高,大大减少因夹杂物引起的质量问题,每月因夹杂物引起的废品率小于0.2%,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16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镁合金的制造方法及镁合金
- 下一篇:一种注余钢锭锰元素的回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