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电站钢制安全壳的组装和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72891.8 | 申请日: | 201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7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国;莫晓军;王伟;陈清军;刘军;王书峰;张文燕;王卫忠;李灿彬;尹付军;刘慧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4 | 分类号: | E04G21/14;E04H5/02;E04B1/19;E04G3/30 |
代理公司: | 上海欣创专利商标事务所 31217 | 代理人: | 顾大平 |
地址: | 20151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电站 钢制 安全 组装 安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站的钢制安全壳的组装和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浙江三门AP1000核电站是世界上第一台商用第三代核电站,采用了美国西屋公司的AP1000技术建设。其中,钢制安全壳是AP1000堆型核电站的反应堆厂房内层屏蔽结构,是非能动安全系统中的重要设备之一。AP1000钢制安全壳底封头压制钢板的典型特征是大尺寸、多曲率、高精度,采用整体模压一次性成型技术,尚属全球首次采用。本发明人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作为负责核电站钢制安全壳(CV)的组装和安装施工单位,攻克了一系列世界性的技术难题和工艺难关,提升了我国核电装备制造和相关材料研制的水平。
发明内容:
核电站钢制安全壳的组装和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壳分为底封头(1)、N环筒体(2)和顶封头(3);其中:
所述底封头(1)的组装方法包括:底封头钢结构组装支架(15)的制作和安装、底封头的拼接和焊接顺序、底封头的测量方法、底封头永久附件、底封头临时附件及底封头工装;所述底封头工装包括钢板拼接卡工装(4)、第四圈纵缝施工吊篮(16);所述安装方法包括:底封头运输方法及底封头专用运输托架(17)、底封头吊装方法及底封头吊装专用工具(18)、底封头就位方法及底封头导向工装(19);
所述筒体(2)的组装方法包括:筒体(2)的组装平台设计和安装、筒体(2)的拼接和焊接顺序、筒体(2)的测量方法、筒体永久附件(25)、筒体临时附件(26)和筒体工装,所述筒体工装包括钢板拼接卡工装(4)、筒体纵缝焊接吊篮(27)、筒体环缝施工平台;所述筒体(2)的安装方法包括:筒体运输方法及筒体运输托架(28)、筒体吊装方法及筒体吊装专用工具(29)、筒体就位方法及用于筒体对接辅助导向工装(5);
所述顶封头(3)的组装方法包括:顶封头(3)的钢结构组装支架(35)制作和安装、顶封头(3)的拼接和焊接顺序、顶封头(3)的测量方法、顶封头永久附件(36)、顶封头工装,所述顶封头工装包括:钢板拼接卡工装(4);所述顶封头(3)的安装方法包括:顶封头运输方法和顶封头运输托架(37)、顶封头吊装方法和顶封头吊装专用工具(38)、顶封头就位方法和用于顶封头安装的筒体对接辅助导向工装(5);
所述底封头(1)、N环筒体(2)和顶封头(3)在拼接时,其相临的两块钢板之间,采用钢板拼接卡工装(4)调节钢板的错边、棱角度和间隙;所述各构件按顺序组装完成后,进行运输、吊装和安装就位三步;其中,底封头(1)在安装就位时,采用底封头导向工装(19)定位;在各环筒体(2)和顶封头(3)安装就位时,要采用对接导向工装(20、38);当相临两构件安装就位后,立即进行对焊。
所述底封头钢结构组装支架(15)由支撑每块球壳形的压制钢板支架(151)组合而成,所述压制钢板支架(151)是一个网架式支撑结构,其至少由四根支柱(1511)、纵连接杆(1512)、横连接杆(1513)和斜加强杆(1514)构成;每根支柱的顶端都安装有一个可调节支撑头(152);整个底封头纲结构组装支架(15)共由2*6*24*32个压制钢板支架(151)架构成,全部压制钢板支架(151)架构成一个上表面为椭球形的网架式支撑结构,其所有支柱(1511)固定在地面预埋板上,用螺栓将槽钢和支柱固定。
所述底封头(1)的拼接和焊接顺序为:首先,搭建底封头钢结构组装支架(15)、搭建底封头施工平台和脚手架;其次,所述底封头压制钢板共四圈,按照由内圈向外圈,其数量分别为2、6、24、32块,采用钢板拼接卡工装(4)对压制钢板进行拼接;焊接时,首先焊接其纵缝,当相临两圈纵缝焊接完成后,再焊接其环缝;最后,装配底封头永久附件、底封头临时附件和底封头导向工装;在底封头的拼接和焊接的过程中,随时对底封头每圈压制钢板的上下口的圆度和水平度进行精度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28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