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杨桃细菌性斑点病原细菌分子检测引物及其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75167.0 | 申请日: | 201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5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河;翁启勇;林静;李本金;兰成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Q1/04;C12N15/11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13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杨桃 细菌性 斑点 病原 细菌 分子 检测 引物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杨桃细菌性斑点病原细菌分子检测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序列为:
上游引物 PSaveF: 5'----CTTATCGACGACTCAGCTGCG----3'
下游引物 PSaveR: 5'----TCATGCGTTGATCGTCAGGATC----3'。
2.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引物检测杨桃细菌性斑点病菌的方法,包括:
(1)采用酚、氯仿法从植物组织的叶片或果实中提取DNA;
(2)PCR扩增:以提取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PCR反应体系25ul,包括2.5ul 10×PCR反应缓冲液,25mM Mg2+ 2ul,2.5mM dNTPs 2ul, 0.5U Taq DNA聚合酶,10uM引物PSaveF / PSaveR各0.4ul和10ng模板DNA, d.d.H2O补足25ul;PCR反应条件为: 95℃ 预变性3min; 94℃变性 1min, 60℃退火 30 sec ,72℃延伸45 sec 共30个循环;72 ℃延伸10 min;
(3)然后取PCR产物用琼脂糖电泳分离,经溴化乙锭染色后于紫外灯下根据扩增产物的大小判定结果;
(4)如果能特异性地扩增出373bp产物,即能判断所述的植物组织样品中存在杨桃细菌性斑点病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516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