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声学共鸣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75274.3 | 申请日: | 201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3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棚瀬廉人;中嵨弘;中村康敬;深津圭一;吉田笃史;加藤信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雅马哈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0K11/16 | 分类号: | G10K11/16;B60R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陈源;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声学 共鸣 装置 | ||
1.一种声学共鸣装置,其包括具有内部空间和开口的至少一个共鸣器,其中所述共鸣器的内部空间通过所述开口与车辆的车厢相通,并且其中所述共鸣器减小了在与在车辆的车厢内部的驾驶员/乘客空间中所出现的固有振动的波腹相对应的特定固有频率处的声压。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声学共鸣装置,其中所述共鸣器布置来减小与在车辆的车厢中出现的固有振动的多个波腹之中其位置最靠近驾驶员/乘客空间的固有振动的波腹相对应的特定固有频率处的声压。
3.一种声学共鸣装置,其包括具有内部空间和开口的至少一个共鸣器,其中所述共鸣器的内部空间通过所述开口与车辆的车厢相通,并且其中所述共鸣器增大了在与在车辆的车厢内部的驾驶员/乘客空间中所出现的固有振动的波腹相对应的特定固有频率处的粒子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声学共鸣装置,其中所述共鸣器通过共鸣的方式减小了激励频率处的声压,所述激励频率由于车辆的外部条件而产生并且与特定固有频率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3的声学共鸣装置,其中所述共鸣器减小了激励频率处的声压,所述激励频率由于车辆的外部条件而产生并且与特定固有频率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4的声学共鸣装置,其中所述固有振动是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传播声压的主要振动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5的声学共鸣装置,其中所述固有振动是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传播声压的主要振动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4的声学共鸣装置,其中所述固有振动是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传播声压的次要振动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5的声学共鸣装置,其中所述固有振动是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传播声压的次要振动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4的声学共鸣装置,其中在驾驶员/乘客空间中至少一个座位被改进以在座位中安装共鸣器。
11.根据权利要求5的声学共鸣装置,其中在驾驶员/乘客空间中至少一个座位被改进以在座位中安装共鸣器。
12.根据权利要求4的声学共鸣装置,其中所述共鸣器安装在车辆的车顶中。
13.根据权利要求5的声学共鸣装置,其中所述共鸣器安装在车辆的车顶中。
14.根据权利要求4的声学共鸣装置,其中所述共鸣器安装在车辆的支撑车顶的柱中。
15.根据权利要求5的声学共鸣装置,其中所述共鸣器安装在车辆的支撑车顶的柱中。
16.根据权利要求4的声学共鸣装置,其中所述共鸣器安装在车辆的门中。
17.根据权利要求5的声学共鸣装置,其中所述共鸣器安装在车辆的门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的声学共鸣装置,其中所述共鸣器的开口指向车辆的外部。
19.根据权利要求3的声学共鸣装置,其中所述共鸣器的开口指向车辆的外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的声学共鸣装置,其中所述共鸣器附着于车辆的车顶,并与车厢的内部空间相对地布置以与车辆的外部空气相通,并且其中所述共鸣器的开口指向孔的附近,所述孔穿过车辆的车顶并与车厢的内部空间相通。
21.根据权利要求3的声学共鸣装置,其中所述共鸣器附着于车辆的车顶,并与车厢的内部空间相对地布置以与车辆的外部空气相通,并且其中所述共鸣器的开口指向孔的附近,所述孔穿过车辆的车顶并与车厢的内部空间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雅马哈株式会社,未经雅马哈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527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CMMB手机电视的动态交互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金属罐体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