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摩托车取热供暖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76113.6 | 申请日: | 2010-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2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文辉 |
主分类号: | B62J33/00 | 分类号: | B62J33/00;A41D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供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取热供暖系统,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摩托车取热供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机动车特别是摩托车的普及,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摩托车驱动时其发动机将产生大量的含热尾气,导致排气管升温容易灼伤驾驶者,也带来了极大的能源浪费,特别是,当人们冬天或在寒冷的北方地区驾驶摩托车时,一方面冷气扑面、寒风刺骨,另一方面由摩托车排气管排出的热尾气富含热量却白白流散到空气中。由于热尾气中不仅含有热量也同时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铅蒸气等有毒气体及残碳、硫化物等杂质,就算进行过滤,也只能过滤到部分杂质,上述有毒气体难于清除掉,人体不宜直接呼吸及接触,所以,对尾气中的热量也难于直接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将摩托车热尾气中的热量交换出来供人身取暖等用途并对摩托车的排气管进行冷却降温的系统,具体如下:一种摩托车的取热供暖系统,包括摩托车排气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道2、抽风装置3及热能利用装置4;所述风道2包绕在所述摩托车排气管1的管壁11上,所述风道2设有进风口21及出风口22;所述抽风装置3包括风扇31、驱动风扇31转动的驱动机构32及第一导风管33;所述第一导风管33的一端与所述风道2的出风口22导通连接,所述第一导风管33的另一端与所述风扇31的进气面导通连接;所述热能利用装置4与所述风扇31的出气面导通连接。在摩托车排气管1的管壁11之外再包绕一层外壁24,使外壁24与管壁11之间形成可容空气流动的中空通道即形成本技术方案的风道2,当热尾气从摩托车的发动机排出后,进入摩托车排气管1内并将热尾气中的部分热量传导给摩托车排气管1的管壁11,摩托车排气管1的管壁11进而又会将部分热量传导给风道2内的空气及风道的外壁21,直到达到管壁11的温度与风道2中的空气及风道的外壁21的温度相同时热传递过程中止。一旦风道2中的空气在流动即不断有冷空气进入,那么这个热传递过程将持续进行,即摩托车排气管1内的热量将通过管壁11不断地向风道2内的冷空气中转移,从而形成持续不断的热交换现象。由于风道2与摩托车排气管1之间被管壁11隔离,风道2内的冷空气来源自然,只将热尾气中的热量置换出来,不含也没有被热尾气中的任何富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铅蒸气等有毒气体及残碳、硫化物等杂质污染,属于富含热量的清洁空气,可供热能利用装置4加于利用,如供人身呼吸与人体或直接喷洒到人身衣物上,而不用担心污染或腐蚀人体或衣物。
要说明的是,作为同等替代方式,风道2也可以包绕在发动机的机壳上,不仅可取热,而且对发动机也起到了直接冷却的效果。
本发明还可以是,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驱动机构32包括与摩托车的轮毂或轮胎摩擦转动的滚轮321;所述滚轮321与所述风扇31的叶轮同轴固连并带动叶轮同轴转动。驱动机构32可以固定在相对于摩托车前轮支架等便于滚轮与摩托车的轮毂或轮胎摩擦接触的位置。
由于滚轮321直径相较于摩托车轮而言小得多,所以在摩托车转速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滚轮321的直径大小而改变滚轮321的转速来实现变速,从而达到通过调整风扇31的转速来控制风道2中的热空气流速的效果。
本发明还可以是,所述驱动机构32还包括与滚轮321固连并同轴转动的主动变速轮322以及与风扇31的叶轮固连并带动叶轮同轴转动的从动变速轮323;所述主动变速轮322与从动变速轮323齿合接触并带动从动变速轮323转动。
通过上述主动变速轮322与从动变速轮323齿合接触,变化两者的轮径大小比例即可改变从动变速轮323的转动速率,从而实现再次变速,可更精准地调整风扇的转速。
相应地,其他变速或能调整风扇转速的方式均是本方案的等同替代方案。
本发明还可以是,所述风道2的进风口21设在摩托车排气管1的远离发动机端处,所述风道2的出风口22设在摩托车排气管1的靠近发动机端处。当冷空气被风扇31抽入风道2后,将形成一股朔着摩托车排气管1内的热气流而进的冷气流,即冷空气贴着摩托车排气管1的管壁11及风道2的外壁24从进风口21向出风口22方向流动,而此时,热尾气从发动机端处进入摩托车排气管1的靠近发动机端处,再进而从靠近发动机端处向远离发动机端处方向流动,这两股气流从方向上看,基本处在一种对冲状态,从而使热量从摩托车排气管1的管壁11上交换到风道2中的冷气流中来的过程将更加快速有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文辉,未经杨文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61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盘飞行器
- 下一篇:洗地车旋转双导电喇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