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尾随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76877.5 | 申请日: | 201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2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伍四清;李磊;曹弋;张建伟;徐泽林;王基魁;刘钰;朱彦伟;秦成立;胡洪涛;刘炫;王启川;章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程旭辉 |
地址: | 450052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随 控制系统 | ||
1.一种防尾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身份识别系统、动态称重系统、管理计算机和人员通道门控制器;身份识别系统用于对进出人员的身份卡进行识别和判定,并将判定结果发送给动态称重系统;人员通道门控制器用于接收动态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并控制人员通道的开关;动态称重系统用于根据身份识别系统的判定结果决定是否对出入人员的重量信息进行采集、比对和更新,并发送控制信号给人员通道控制器,当身份卡经身份识别系统识别不需要进行判定时,动态称重系统不运行,人员通道门控制器不锁闭通道,当身份卡经身份识别系统识别为需要进行判定时,动态称重系统对进出人员的重量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并和动态称重系统内的原重量信息进行比对,经过比对偏差超过预定范围时,动态称重系统内的原重量信息不更新并发送闭锁信号给人员通道门控制器,并发出报警信号经过比对偏差在预定范围内时,动态称重系统更新其重量信息,不发送闭锁信号给人员通道控制器;管理计算机管理对系统内每个配备动态称重系统的出入通道的重量信息进行管理和更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尾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态称重系统包括称重平台、滤波模块、数据处理系统和数据库,称重平台用于称量进出人员的重量并将其重量信息转化为动态信号发给滤波模块,滤波模块将动态信号进行数字滤波后发给数据信息系统,数据信息处理系统对滤波后的动态信号进行实时均值计算,并与数据库中相应人员的重量信息进行比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尾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滤波模块采用RC硬件滤波电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尾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处理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处理器,处理流程为先根据卡片对应的身份信息从数据库中读取相应人员的重量信息G0,并实时读取称重平台滤波后传来的重量信息G1,将G0与G1进行比较,如果两者差值在预定范围T内,单片机以G0、G1的均值作为G0的新值对数据库中相应人员的重量信息进行更新;如果G0、G1的差值在在预定范围T外,则发出报警信号,并给人员通道门控制器发送紧急闭锁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尾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预定范围T设置为G0的20%。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尾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称重平台由底框架(2)、称重梁(3)、连接件(4)、称重传感器(5)、称盘(6)、角钢 (7)和连接块(8)组成,其中底框架(2)是由槽钢首尾焊接而成的支撑结构,称重梁(3)在与人员进出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连接固定在底框架(2)的底部,称重传感器(5)均匀分布在人员通过区域下部,并通过连接件(4)与称重梁(3)连接固定,称盘(6)通过连接件(8)与称重传感器(5)连接固定,称盘(6)的形状与底框架(2)围起的形状一致,且其上表面与底框架(2)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尾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底框架(2)为由6条槽钢首尾焊接而成的六边形支撑结构。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尾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称重梁(3)对称连接固定在底框架(2)的槽钢的底部,4个称重传感器(5)均匀分布在人员通过区域下部,并通过连接件(4)与分别与2个称重梁(3)连接固定。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尾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称盘(6)下部外侧焊接角钢(7)。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尾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称盘(6)所用材料为不锈钢,厚度为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687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载铁路轨道普通型轨撑
- 下一篇:电油加热式烘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