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尾随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76877.5 | 申请日: | 201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2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伍四清;李磊;曹弋;张建伟;徐泽林;王基魁;刘钰;朱彦伟;秦成立;胡洪涛;刘炫;王启川;章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程旭辉 |
地址: | 450052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随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安全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尾随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核材料实物保护导则(EJ/T1054-1997)》中规定:进入本单位实物保护区域,应使用不同的卡片钥匙系统,一次开门只能允许一名持证者进入。《核电站安全保卫规定(公通字[1997]17号)》中规定:保护区和要害区必须使用不相同的卡片钥匙系统或其他自动锁闭系统,一次开门只能放持证者一人进入。《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GB/T16571-1996)》中规定:受识别装置控制的自动门应能有效阻挡一卡进多人或一卡出多人。目前为防止一次刷卡多人尾随进入人员通道门是通过几何尺寸控制来实现的,但是由于人员几何尺寸因人而异,而且随季节不同也有较大差异,不能达到防尾随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实物保护和安防系统中人员出入口尾随控制难的问题,提供一种通过比较进入人员的已知重量与实时动态提取的重量并与识别码信号进行逻辑组合的方法来防止人员尾随通过通道门的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尾随控制系统,包括身份识别系统、动态称重系统、管理计算机和人员通道门控制器;身份识别系统用于对进出人员的身份卡进行识别和判定,并将判定结果发送给动态称重系统;人员通道门控制器用于接受动态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并控制人员通道的开关,并在接到闭锁信号后发出报警信号;动态称重系统用于根据身份识别系统的判定结果决定是否对出入人员的重量信息进行采集、比对和更新,并发送控制信号给人员通道控制器,当身份卡经身份识别系统识别不需要进行判定时,动态称重系统不运行,人员通道门控制器不锁闭通道,当身份卡经身份识别系统识别为需要进行判定时,动态称重系统对进出人员的重量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并和动态称重系统内的原重量信息进行比对,经过比对偏差超过预定范围时,动态称重系统内的原重量信息不更新并发送闭锁信号给人员通道门控制器,经过比对偏差在预定范围内时,动态称重系统更新其重量信息,不发送闭锁信号给人员通道控制器;管理计算机管理对系统内每个配备动态称重系统的出入通道的重量信息进行管理和更新,以确保每个出入通道动态称重系统内的个人重量信息是一致和最新的。
进一步,上述防尾随控制系统,其中,动态称重系统包括称重平台、滤波模块、数据处理系统和数据库,称重平台用于称量进出人员的重量并将其重量信息转化为动态信号发给滤波模块,滤波模块将动态信号进行数字滤波后发给数据信息系统,数据信息处理系统对滤波后的动态信号进行实时均值计算,并与数据库中相应人员的重量信息进行比对,如果两个数据偏差在预定范围内,则人员通道门控制器不锁闭通道,并更新数据库中相应人员的重量信息;如果两个数据偏差超过预定范围,则数据库中的重量信息不更新并发送闭锁信号给人员通道门控制器,人员通道门控制器闭锁通道,并发出报警信号。
进一步,上述防尾随控制系统,其中,在滤波模块采用RC硬件滤波电路,以消除脉冲干扰的影响,并进行重量信号的高速采集并进行软件滤波。
进一步,上述防尾随控制系统,其中,数据处理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处理器,单片机的工作流程为:处理流程为先根据卡片对应的身份信息从数据库中读取相应人员的重量信息G0,并实时读取称重平台滤波后传来的重量信息G1,将G0与G1进行比较,如果两者差值在预定范围T内,单片机以G0、G1的均值作为G0的新值对数据库中相应人员的重量信息进行更新;如果G0、G1的差值在在预定范围T外,则发出报警信号,并给人员通道门控制器发送紧急闭锁信号,对于参观卡等不需要判断尾随的情况,单片机不运行读数据库和数据比较判断程序。
进一步,上述防尾随控制系统,其中,预定范围T设置为G0的20%。
进一步,上述防尾随控制系统,其中,称重平台由底框架、称重梁、连接件、称重传感器、称盘、角钢和连接块组成,其中,底框架是由槽钢首尾焊接而成的支撑结构,称重梁在与人员进出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连接固定在底框架的底部,称重传感器均匀分布在人员通过区域下部,并通过连接件与称重梁连接固定,称盘通过连接件与称重传感器连接固定,称盘的形状与底框架围起的形状一致,且其上表面与底框架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进一步,上述防尾随控制系统,其中,底框架(2)为由6条槽钢首尾焊接而成的六边形支撑结构。
进一步,上述防尾随控制系统,其中,两个称重梁(3)对称连接固定在底框架(2)的槽钢的底部,4个称重传感器(5)均匀分布在人员通过区域下部,并通过连接件(4)与分别与上述2个称重梁(3)连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68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载铁路轨道普通型轨撑
- 下一篇:电油加热式烘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