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加高压集成电路器件集成密度的半导体结构及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82675.1 | 申请日: | 201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6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谭开洲;张静;张正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1/761;H01L21/306;H01L2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加 高压 集成电路 器件 集成 密度 半导体 结构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增加高压集成电路器件集成密度的半导体结构及制造方法,包括:
半导体衬底1,半导体2,埋层3,隔离深槽扩散区4,隔离深槽填充多晶5,穿透深槽扩散区6,穿透深槽填充多晶7,介质层8,隔离深槽金属接触扩散层9,穿透深槽金属接触扩散层10,金属层11,
其中,半导体衬底1与半导体2是相反导电类型半导体材料,埋层3导电类型与半导体2相同,且埋层3杂质浓度大于半导体2的杂质浓度;隔离深槽扩散区4导电类型与半导体衬底1相同,隔离深槽扩散区4杂质浓度大于半导体衬底1,也大于半导体2杂质浓度;穿透深槽扩散区6导电类型与半导体2相同,也与埋层3相同,穿透深槽扩散区6杂质浓度大于半导体2杂质浓度;隔离深槽金属接触扩散层9导电类型与隔离深槽扩散区4相同,穿透深槽金属接触扩散层10导电类型与穿透深槽扩散区6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高压集成电路器件集成密度的半导体结构及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深槽扩散区4与穿透深槽扩散区6是相反导电类型扩散区,不用同一次深槽刻蚀过程和扩散来形成;扩散区4和扩散区6分别形成,可以先刻蚀隔离深槽后再进行扩散区4扩散,然后再刻蚀穿透深槽后再形成扩散区6;或者先刻蚀穿透深槽后再进行扩散区6扩散,然后再刻蚀隔离深槽后再形成扩散区4;无论扩散区4还是扩散区6,只进行杂质预扩散,不单独进行杂质再扩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高压集成电路器件集成密度的半导体结构及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深槽扩散区4杂质浓度面密度要求大于2×1012c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高压集成电路器件集成密度的半导体结构及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深槽或者穿透深槽扩散后采用不掺杂多晶5或7将深槽填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高压集成电路器件集成密度的半导体结构及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深槽扩散区4和穿透深槽扩散区6表面进行相应杂质类型高浓度的杂质扩散,分别形成杂质扩散区9和10,以便进行良好的金属化欧姆接触,对隔离深槽扩散区4或穿透深槽扩散区6有良好的电压钳位,或者所述金属接触扩散层9和10在深槽扩散区4和6浓度足够形成金属欧姆接触以及此处金属接触孔能够被深槽扩散区4和6完全包含情况下可以省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高压集成电路器件集成密度的半导体结构及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深槽扩散区4要求与半导体衬底1相连接,穿透深槽扩散区6与埋层3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267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