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灯驱动电路、方法及车灯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85407.5 | 申请日: | 201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9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许政伟;柳达;李胜泰;林永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凹凸电子(武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1/00 | 分类号: | B60Q11/00;B60Q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萍;许向华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灯 驱动 电路 方法 系统 | ||
1.一种车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流通路,包含虚拟负载,所述电流通路耦合于供电线路和地之间;
监控单元,与所述供电线路耦合并监测施加于所述供电线路上的测试信号,所述测试信号用于测试所述车灯是否正常工作,当监测到所述测试信号时,所述监控单元接通所述电流通路以产生流经所述虚拟负载到地的电流,从而减小所述车灯驱动电路的总的电阻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灯驱动电路还包括:
直流/直流变换器,与所述供电线路耦合,用于为所述车灯提供转换后的电力;
电流监测器,与所述车灯耦合,用于提供指示流经所述车灯的电流的监测信号;
控制器,与所述电流监测器耦合,用于根据所述监测信号控制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并根据所述监测信号控制所述电流通路的导通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车灯处于开路状态,则所述控制器断开所述电流通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车灯处于短路状态,则所述控制器断开所述电流通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负载是电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单元包括:
电容,如果所述测试信号施加于所述供电线路上时,则所述电容两端的电压大于阈值,接通所述电流通路上的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供电线路上没有施加测试信号,则所述电容两端的电压小于所述阈值,断开所述电流通路上的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单元包括:
第一电容,与所述供电线路耦合,用于传递所述测试信号且隔离所述供电线路上的直流电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单元还包括:
第一二极管,阴极与所述第一电容耦合,阳极与地耦合;
第二二极管,阳极与所述第一电容耦合,阴极通过第二电容与地耦合,
其中,所述电流通路包含开关,所述开关的导通状态由所述第二电容两端的电压决定。
10.一种车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
与供电线路耦合且驱动所述光源的电路,所述电路包含:
第一电容,与所述供电线路耦合,当测试所述车灯是否正常工作的测试信号施加于所述供电线路上时,所述第一电容两端的电压大于阈值;
电流通路,耦合于所述供电线路和地之间,当所述第一电容两端的电压大于所述阈值时,所述电流通路导通以减小所述电路的总的电阻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灯系统还包括:
直流/直流变换器,与所述供电线路耦合,用于为所述光源提供转换后的电力;
电流监测器,与所述光源耦合,用于提供指示流经所述光源的电流的监测信号;
控制器,与所述电流监测器耦合,用于根据所述监测信号控制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并根据所述监测信号控制所述电流通路的导通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灯系统,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光源处于开路状态,则所述控制器断开所述电流通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灯系统,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光源处于短路状态,则所述控制器断开所述电流通路。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通路包括电阻。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是发光二极管链。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
第二电容,与所述供电线路耦合;
第一二极管,阴极与所述第二电容耦合,阳极与地耦合;
第二二极管,阳极与所述第二电容耦合,阴极通过第一电容与地耦合,
其中,所述电流通路包含开关,所述开关的导通状态由所述第一电容两端的电压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凹凸电子(武汉)有限公司,未经凹凸电子(武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540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