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功率LED灯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93542.4 | 申请日: | 201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9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江;刘平;王立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万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5/08;H01L33/5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邓云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功率 led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ED产品,尤其涉及一种大功率LED灯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节能社会中,LED灯越来越受欢迎。LED灯是一种新型光源,具有节能高效等多种优势。
但由于LED的配光为朗伯型,不符合道路照明应用的要求,因此在应用到道路等环境时,需要二次配光透镜将LED的朗伯体配光转变成适合用于道路照明的配光曲线。
如专利号为200710123944.8、名称为“二次光学透镜”的中国发明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可以把光线配成一个均匀的矩形光斑的二次配光透镜,目的是控制出光光斑的形状。
另一种透镜可以参阅2008年12月24日公开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第200810029473.9号,所述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LED路灯配光透镜,包括一内表面,所述内表面为半球面;一外表面,所述外表面为曲面。所述透镜的底部设有两固定脚。所述透镜峰值光强在一预定角度Γ内配光,最佳实施例是在±60°左右配光,即Γ=60°,可降低路灯中间部位的光强度,使配光在所述预定角度范围内更均匀。
还有一种透镜技术,可参阅2010年4月21日公开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第200910210878.7号,该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非对称二次光学透镜,其由基面、出光面和入光面界定透镜的对称型本体,入光面是一个凹孔,基面是透镜的平面底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孔中心在透镜本体上横轴轴向偏移设置,凹孔中心离透镜本体远端和近端边缘的距离比,由光斑偏移角α确定,光斑偏移角α由灯体高度H和路面宽度W确定。将凹孔在透镜上横向移动一定位置,会使光线向透镜一侧偏移。凹孔从透镜中心位置横向移动,光线也会从以透镜中心集中的角度向透镜一侧移动,将此透镜应用于路灯上时,在无仰角的安装方式下,也能达到照射到路面中间的照射效果。
上述技术虽然都公开了类似曲面的配光透镜,但是,所有上述曲面的透镜技术都仅仅是初步的方案,市场需要出现效果更好、性能更高的透镜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功率LED灯及其制作方法,使LED光斑分布大致呈长方形光斑,并减小大功率LED做应用产品时对二次透镜光学运用的依赖性,而且大大减小同样效果下LED材料的体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大功率LED灯,包括LED芯片和覆盖所述LED芯片出光面的透明封装体,所述透明封装体的外表面曲面由下述公式所定义:
其中,
X、Y、Z是直角坐标系的三个正交坐标轴,以所述LED芯片出光面中心为所述直角坐标系的原点,X轴和Y轴均位于所述LED芯片出光面所在平面上,所述Z轴垂直于所述LED芯片出光面所在平面,所述X轴位于所述LED芯片出光面宽度方向,X轴位于所述LED芯片出光面长度方向;
所述ρ为XY面上的点与原点相连的线与X轴的夹角;
所述为XY面上的点与原点相连的线与Y轴的夹角;
所述αi、βi、Ai、cx、cy、kx、ky均为曲面系数,n为自然数。
其中,所述透明封装体是硅胶或树脂。
其中,所述透明封装体内含光扩散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一种大功率LED灯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LED基座上固定LED芯片;
在所述LED芯片出光面覆盖透明封装体,所述透明封装体的外表面曲面由下述公式所定义:
其中,
X、Y、Z是直角坐标系的三个正交坐标轴,以所述LED芯片出光面中心为所述直角坐标系的原点,X轴和Y轴均位于所述LED芯片出光面所在平面上,所述Z轴垂直于所述LED芯片出光面所在平面,所述X轴位于所述LED芯片出光面宽度方向,X轴位于所述LED芯片出光面长度方向;
所述ρ为XY面上的点与原点相连的线与X轴的夹角;
所述为XY面上的点与原点相连的线与Y轴的夹角;
所述αi、βi、Ai、cx、cy、kx、ky均为曲面系数,n为自然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万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万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35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跨度箱梁的跨越式施工体系
- 下一篇:新型人行天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