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模组的固定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4272.9 | 申请日: | 201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3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朱炳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14 | 分类号: | H05K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模组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结构,且特别涉及一种电子模组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电子工业的成长使电子装置的功能不断地增加,且各种电子装置的外型也益发轻薄短小。以笔记型电脑为例,由于其方便携带,无论到哪都可以随时随地展开工作。笔记型电脑的体积远比桌上型电脑小,也渐渐地取代桌上型电脑而成为市场主流。
一般来说,笔记型电脑中会配置有蓝牙模组等电子模组,以提供连结外部周边的功能或是其他的附加功能。然而,因笔记型电脑空间结构的关系,在组装、维修或功能升级方面不如桌上型电脑般容易。例如,现有技术需要利用背胶贴附或利用螺丝锁固的方式,将蓝牙模组组装于笔记型电脑的壳体内。当要维修或更换蓝牙模组时,便需麻烦地卸除螺丝或清除背胶,相当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模组的固定结构,能够方便地安装或更换电子模块。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模组的固定结构,包括一壳体、一第一凸起、一第二凸起以及多个第一支撑部。壳体具有彼此相对的一第一侧壁与一第二侧壁与一底板。第一凸起连接于第一侧壁,第二凸起连接于第二侧壁,其中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位于同一平面。第一凸起在第二侧壁的投影位置与第二凸起的位置相错位。这些第一支撑部连接于底板,且位于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其中各第一支撑部具有一第一支撑面,且这些第一支撑面位于同一平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电子模组的固定结构,还包括一第三凸起与一第四凸起以及多个第二支撑部。第三凸起连接于第一侧壁,且第四凸起连接于第二侧壁。第三凸起与第四凸起位于与第一凸起相异的同一平面。第三凸起在第二侧壁的投影位置与第四凸起的位置相错位。这些第二支撑部连接于底板,且位于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各第二支撑部具有一第二支撑面,且这些第二支撑面位于与这些第一支撑面相异的同一平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电子模组的固定结构,其中第三凸起相对底板的高度小于第一凸起相对底板的高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电子模组的固定结构,其中部分的这些第一支撑部连接于第一侧壁,部分的这些第一支撑部连接于第二侧壁,且这些第二支撑部分别连接于这些第一支撑部的内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电子模组的固定结构,其中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相隔一第一距离,且第一距离与一第一电子模组的宽度相符,而连接于第一侧壁的第一支撑部与连接于第二侧壁的第一支撑部相隔一第二距离,且第二距离与一第二电子模组的宽度相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电子模组的固定结构,其中第一电子模组与第二电子模组为蓝牙模组。
基于上述,本发明通过互相错位的第一凸起、第二凸起与共平面的第一支撑部的配合,而能够使第一电子模组稳固地被限位于第一支撑部与第一、第二凸起之间。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模组的固定结构的示意图。
图1B为图1A的剖视示意图。
图1C为图1A的右侧示意图。
图2A为第一电子模组安装于图1A的电子模组的固定结构的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剖视示意图。
图2C为图2A的右侧示意图。
图3A为第二电子模组安装于图1A的电子模组的固定结构的示意图。
图3B为图3A的剖视示意图。
图3C为图3A的右侧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电子模组的固定结构; 110:壳体;
112:第一侧壁; 114:第二侧壁;
116:底板; 120:第一凸起;
130:第二凸起; 140:第一支撑部;
142:第一支撑面; 150:第三凸起;
160:第四凸起; 170:第二支撑部;
172:第二支撑面; D1:第一距离;
D2:第二距离; E1:第一电子模组;
E2:第二电子模组; H1、H2:高度
P1、P2、P3、P4:位置; P1’、P3’:投影位置;
140a:连接于第一侧壁的第一支撑部;
140b:连接于第二侧壁的第一支撑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42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发、编程和除错环境
- 下一篇:X射线扫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