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电子设备发热元件的挠折性散热条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5824.8 | 申请日: | 201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8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萧俊庆;张江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广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钱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 电子设备 发热 元件 挠折性 散热 | ||
1.一种适用电子设备中发热元件的挠折性散热条,整个条体是由金属薄条主体及附着体所构成,其特征在于:金属薄条主体为一体成型具有防氧化处理厚度不超过1mm的金属薄条,而整段金属薄条长度超过发热元件长度,金属薄条一端挠卷成适应在该散热元件周围空缝间悬空摆放的圈卷形体,以增加散热表面积,挠卷折成适应在该散热电子元件周围适当位置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发热元件的挠折性散热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条一端有胶粘性的附着体,覆布于部分金属薄条主体上,并使金属薄条主体一条端的局部条面,以胶粘性的附着体粘至发热元件外露发热部位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发热元件的挠折性散热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性的附着体,为自黏性硅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发热元件的挠折性散热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性的附着体的胶内含有阻热涂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发热元件的挠折性散热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性的附着体为含有散热涂料的导热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发热元件的挠折性散热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条一端以螺丝、卡榫方式将金属薄条主体一端,使金属薄条主体一端的局部条面,与发热元件外露发热部位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发热元件的挠折性散热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条主体为铜合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发热元件的挠折性散热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条主体为铝合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发热元件的挠折性散热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条主体为镁合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发热元件的挠折性散热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段金属薄条长度超过发热元件长度,金属薄条一端挠卷成适应在该散热元件周围空缝间悬空摆放的圈卷形体,从全无卷折角到繁多卷折角皆能成形的圈卷形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发热元件的挠折性散热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段条体长度远远超过发热元件长宽范围,以增加散热表面积,挠卷折成适应在该散热电子元件周围空缝间放置的形体,为摊平伸展搭接黏至偏离发热电子元件外部适当位置的摊展折叠形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适用发热元件的挠折性散热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圈卷形体各环卷圈相对应一点,相捆束固定。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发热元件的挠折性散热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条主体为铜合金线。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发热元件的挠折性散热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条主体为铝合金线。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发热元件的挠折性散热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条主体为镁合金线。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发热元件的挠折性散热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条主体为铜箔。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发热元件的挠折性散热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体为溶固性的胶液混合陶瓷颗粒,以形成强化散热的附着体。
18.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适用发热元件的挠折性散热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体是涂布于金属薄条主体一条面全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适用发热元件的挠折性散热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体是涂布于金属薄条主体一条面局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适用发热元件的挠折性散热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颗粒为碳化硅。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适用发热元件的挠折性散热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颗粒为氮化铝。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适用发热元件的挠折性散热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颗粒氧化锌。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适用发热元件的挠折性散热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颗粒为氧化铝。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适用发热元件的挠折性散热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颗粒为石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广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广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582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试装置
- 下一篇: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串行高速输入输出口网关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