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土茯苓中提取落新妇苷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296335.4 申请日: 2010-09-29
公开(公告)号: CN102432652A 公开(公告)日: 2012-05-02
发明(设计)人: 李法庆;钱钰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瑞蓝博中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H17/07 分类号: C07H17/07;C07H1/0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土茯苓 提取 新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土茯苓中提取落新妇苷的方法,尤其是一种水提酸沉、大孔树脂分离、重结晶提纯落新妇苷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土茯苓系百合科菝莫属植物光叶菝葜Smilax glabra Roxb的干燥根茎,具有除湿、解毒、通利关节之功能。土茯苓和其提取物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皂苷和黄酮类化合物。据报道,土茯苓水提物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从土茯苓中提取分离的落新妇苷具有明显的利尿及镇痛作用。

落新妇苷(astilbin)是1950年由Kozo Hayashi和Kazuhiko Ouchi首次从植物落新妇中提取得到的化合物,据文献报道,落新妇苷具有多种显著的生物学活性,包括抑制辅酶A还原酶,抑制醛糖还原酶,保护肝脏,镇痛,抗水肿等。近年又来有报道称落新妇苷有显著的选择性免疫抑制作用,且它的选择性作用与以往的免疫抑制剂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免疫抑制剂用于免疫相关疾病的治疗。据报道,落新妇苷在土茯苓药材中含量在0.08-0.53%。(李磊等《HPLC法测定土茯苓药材中落新妇苷和白藜芦醇的含量》)

别名:花旗松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

分子量:450.408

分子式:C21H22O11

分子结构:

成分分类:黄酮苷类

理化性质:无色结晶,熔点180℃,易溶于沸水,几乎不溶于乙醚。对光热不稳定,长时间在暴露在空气中,纯度会有所降低。

有关植物中提取落新妇苷的报道较少,多数工艺作为总苷的一部分提取出来,专属性不强,如公开号CN101524458的中国专利“土茯苓皂甙、黄酮类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醇提萃取的方法只得到黄酮皂苷混合物,公开号CN101732540A的中国专利“测定土茯苓乙醇水溶液提取物中的总苷有效成分的方法”通过醇提、硅胶层析的方法得到了苷类物质,但落新妇苷含量较低;有些只研究了部分提纯方法,还不能构成完整的工艺,如王晋黄等《土茯苓中提取总黄酮的工艺研究》;还有许多来源于测定方法,无法用于生产,如陈幸等《HPLC法测定土茯苓中落新妇苷的含量》、张笑颜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土茯苓药材中落新妇苷的含量》等。

公开号CN1724552“一种落新妇苷的制备方法”阐述了大孔吸附树脂以及聚酰胺对落新妇苷的分离方法,对本工艺设计有借鉴意义,然而其中渗漉提取后携带的杂质较多,使后续步骤中的有机溶剂用量增多,带来生产成本的升高和环境负担的加重。经过反复实验改进后,设计对土茯苓中落新妇苷的提纯方法如下。

发明内容:

发明人经工艺优化试验,发明了一种从土茯苓中提取落新妇苷的方法。该工艺简单易操作,生产时间短,产品收率高,生产成本低。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从土茯苓中提取落新妇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水提:将干燥土茯苓粉碎至20-30目,水中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真空浓缩,得浓缩液;

2)酸沉:上述浓缩液趁热加2-4%氯化钠搅拌,加酸酸化至pH1-2,使黄酮类物质沉淀,滤出沉淀,滤液加水稀释,再次过滤,合并滤饼;

3)脱脂:将滤饼用2-3倍量乙酸乙酯(V/W)洗涤,干燥得脱脂固体;

4)大孔树脂吸附:将脱脂固体溶解于少量浓乙醇,上大孔树脂柱饱和吸附,以水冲柱,再以10-50%的乙醇冲柱直到流出液检测出落新妇苷,换60-90%乙醇洗脱,直到流出物无落新妇苷,收集落新妇苷洗脱液,浓缩得浸膏;

5)重结晶:将浸膏溶于热水,静置冷却,结晶,重复3-5次,得到产品。

所述回流提取水的用量为原料的5-8倍(V/W),提取2-3次,每次1-2小时。

所述提取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4-6。

所述酸为盐酸。

所述大孔树脂填料可选用AB-8或HPD-400中的一种,上柱所用乙醇浓度为90-95%,用量以溶液刚好澄清为准。

所述水和乙醇洗脱的流速为2BV/h。

所述重结晶养晶时间2-3小时。

综上所述,本发明存在以下优点:

1、加酸可以使游离的落新妇苷析出,加盐能使酸沉得效果更好,该过程不需要供热,较低碳经济;

2、利用大孔树脂可以高效且低能耗地起到分离效果,且可以重复使用,较为环保;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瑞蓝博中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瑞蓝博中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63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