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氮化镓基紫外光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97408.1 | 申请日: | 201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7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洪梓健;沈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展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荣创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2 | 分类号: | H01L33/02;H01L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氮化 紫外光 发光二极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尤其涉及一种氮化镓基紫外光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氮化镓基紫外光发光二极管一般采用图案化基板以提高发光效率,且在氮化镓材料中加入铝以避免磊晶材料本身对紫外光的吸收。然,由于加入铝元素,上述氮化镓基紫外光发光二极管的磊晶材料在图案化基板上生长过程中,其横向生长相对缓慢,容易出现裂痕,难以形成具有较佳品质的氮化镓基紫外光发光二极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较佳品质的氮化镓基紫外光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
一种氮化镓基紫外光发光二极管,包括基板、缓冲层及半导体发光结构,基板上形成若干阵列分布的凸起,相邻的凸起之间相互间隔形成一凹陷,基板于每一凹陷的底部形成一底面,缓冲层形成于基板的每一凹陷的底面,还包括横向生长增强层,横向生长增强层覆盖于基板及缓冲层之上,半导体发光结构位于横向生长增强层上。
上述氮化镓基紫外光发光二极管的横向生长增强层内掺杂杂质,杂质提高形成横向生长增强层时的横向生长速度,进而提高横向生长增强层的生长品质,从而有助于最终形成具有较佳品质的氮化镓基紫外光发光二极管。
一种氮化镓基紫外光发光二极管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基板,基板包括若干阵列分布的凸起,相邻的凸起之间相互间隔一凹陷,基板于每一凹陷的底部形成一底面;于基板的每一凹陷的底面上形成缓冲层,缓冲层仅部分填充于基板的每一个凹陷内;于基板及缓冲层之上形成横向生长增强层;于横向生长增强层上形成半导体发光结构。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氮化镓基紫外光发光二极管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氮化镓基紫外光发光二极管 10
基板 11
第一表面 111
第二表面 112
凸起 113
凹陷 114
底面 115
缓冲层 12
横向生长增强层 13
平面 131
半导体发光结构 14
n型半导体层 141
发光层 142
p型半导体层 14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氮化镓基紫外光发光二极管10包括基板11、缓冲层12、横向生长增强层13及半导体发光结构14。
所述基板11的材料可以为蓝宝石、碳化硅、硅等材料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11的材料为蓝宝石。基板11为图案化基板,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11及第二表面112,基板11的第一表面111上形成若干阵列分布的凸起113,相邻的凸起113之间相互间隔形成一凹陷114,凹陷114的深度优选为0.5μm-2μm。基板11于每一凹陷114的底部形成一底面115。
缓冲层12的材料可以为氮化物,例如GaN、AlN、InN、MgxNy/GaN、SixNy/GaN、InxGa1-xN/InyGa1-yN及InxAlyGa1-x-yN的任意一项组合,缓冲层12的厚度优选为20nm-30nm。缓冲层12形成于基板11的每一凹陷114的底面115上,且仅部分填充于基板11的每一个凹陷114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展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荣创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展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荣创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74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