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多效强制循环蒸发装置及其浓缩物料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7581.1 | 申请日: | 201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8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孙家隆;吴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天龙轻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26 | 分类号: | B01D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彭秀丽 |
地址: | 325025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强制 循环 蒸发 装置 及其 浓缩 物料 方法 | ||
1.一种真空多效强制循环蒸发装置,包括多效强制循环蒸发装置和用于抽取多效强制循环蒸发装置内气体的抽真空装置,所述多效强制循环蒸发装置包括:
进料总管(20),所述进料总管(20)上设有一进料总阀(33);
至少两效依次连通的强制循环蒸发器(40);每效强制循环蒸发器(40)包括连通进料总管(20)的加热器(1),通过循环管(21)与所述加热器(1)连通的蒸发室(2),与所述循环管(21)连通的强制循环泵(3),以及设置在所述循环管(21)下部的出料口(22);所述前一效强制循环蒸发器中的蒸发室(2)顶部设置有蒸汽排出口(23),通过管路与后一效强制循环蒸发器的加热器(1’)相连;
冷凝排液装置(41),与所述最后一效强制循环蒸发器的蒸发室(2’)顶部的蒸汽排出口(23’)连通,用于将蒸汽冷凝并排放;
其特征在在于:
所述抽真空装置(9)与所述多效强制循环蒸发装置之间设有用于控制抽真空装置通断的真空控制阀(32);
所述每一效的强制循环蒸发器(40)的进料管道上设有进料阀(30),用于控制料液的进出;
所述每一效的强制循环蒸发器(40)设有连通大气的放空管路,所述放空管路上设有控制管路通断的放空阀(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多效强制循环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气液分离装置(8),与所述最后一效强制循环蒸发器连通,实现加热器内的汽液混合物的排出;
所述气液分离装置(8)的进口与最后一效强制循环蒸发器的加热器(1’)相连通,接收所述加热器(1’)的气液混合体,所述气液分离器(8)的出口一路设于所述气液分离器(8)上部,通过二次蒸汽管道与所述冷凝排液装置(41)的冷凝器(4)相连通,一路设于所述气液分离器(8)下部,与所述冷凝排液装置(41)的排液装置(5)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真空多效强制循环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排液装置(41)包括,
冷凝器(4);所述冷凝器(4)的上端同真空腔(6)连通,所述真空腔(6)与所述最后一效强制循环蒸发器蒸汽排出口(23’)和所述抽真空装置(9)连通;
受液罐(51),其上端同所述冷凝器(4)和所述汽水分离装置(8)连通;
排液装置,所述排液装置同所述受液罐(51)连通,将所述受液罐(51)内的冷凝液排出;所述排液装置包括自吸式排液泵(52);
所述自吸式排液泵(52)的进口与所述受液罐(51)的出液口通过连接管道(53)相通,所述出液管道(55)上设有进口止回阀(54);所述自吸式排液泵(52)的出口经过出液管道(55)与大气相通;所述出液管道(55)上设有出口止回阀(56),所述进口止回阀(54)设置方向用于防止液体流入所述受液罐(51)中,出口止回阀(56)设置方向用于防止液体流回所述自吸式排液泵(52)中。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真空多效强制循环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真空控制阀(32)设置于所述真空腔(6)与所述最后一效强制循环蒸发器蒸汽排出口(23’)之间的管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真空多效强制循环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效强制循环泵的进液管道的下部设有真空取样器(7),所述真空取样器(7)包括通料阀(71)、排料阀(73)以及连接于通料阀(71)和排料阀(72)之间的样品盒(72);所述通料阀(71)和排料阀(72)控制所述真空取样器(7)的通断。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真空多效强制循环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效加热器(1)与蒸发室(2)之间的连通管路是沿所述蒸发室内壁切向进入所述蒸发室(2)。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的真空多效强制循环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效蒸发室(2)上方的蒸汽排放管内设有不锈钢丝网。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真空多效强制循环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发室上设有上视镜(10)和下视镜(11),所述下视镜(11)设置于所述蒸发室内,并距加热器喷射口中心线上端100-150mm;所述上视镜(10)距下视镜(11)的距离为0.5米以上或位于蒸发室侧面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天龙轻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天龙轻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758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晶硅铸锭炉热场热门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金属脱脂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