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的塞孔防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01226.1 | 申请日: | 2010-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2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岸昇示;梶原孝弘;仓桥真;守屋学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电装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P13/00 | 分类号: | F02P13/00;F02P15/00;H01F3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防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的塞孔防水装置的改良,该塞孔防水装置具有如下结构:在开口于发动机上表面的塞孔(plug-hole)中一并收纳火花塞和点火线圈,在该点火线圈上嵌装用于包覆该点火线圈的线圈壳体,在该线圈壳体的向发动机上方突出的壳体上部设有纵通气道和换气孔,所述纵通气道从与所述塞孔连通的下端部向上方延伸,所述换气孔与该纵通气道的上端部连通并开口于大气中。
背景技术
上述那样的发动机的塞孔防水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已公知。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60188号公报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发动机的塞孔防水装置中,将换气孔设于壳体上部的下端部,并在壳体上部设置从该换气孔的内端向上方延伸并与纵通气道的上端部连通的保水室,从而能够随着发动机温度的升降进行塞孔内的进排气,并且,即使是在由于在行驶于水淹道路、积水道路时进入发动机室的溅起的水、在雨天行驶时进入发动机室的雨水、洗车时进入发动机室的清洗水等而在发动机上表面产生积存水并淹没上述换气孔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将由于与发动机温度降低相伴的塞孔内的压力降低而被吸入的水留在保水室内,来防止水进入塞孔。
然而,在上述现有的发明中,由于所述换气孔设于保水室的下部且被设计得较小,因此即使是所述积存的水退去时,也会因换气孔的节流阻力(絞り抵抗)而使得保水室的排水较差。因此,在水未从保水室中排净之前,发动机再次淋到水的话,该水会进入换气孔而导致保水室内的水量增加,如果此时塞孔进气的话,存在着塞孔从保水室吸水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所述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发动机的塞孔防水装置,该发动机的塞孔防水装置的结构简单,即使是在发动机重复淋到水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防止水进入换气孔,能够防止塞孔进水。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特征在于,发动机的塞孔防水装置在开口于发动机的上表面的塞孔中一起收纳有火花塞和点火线圈,在所述点火线圈嵌装用于包覆该点火线圈的线圈壳体,在该线圈壳体的向发动机上方突出的壳体上部设有纵通气道和换气孔,所述纵通气道的下端部与所述塞孔连通,所述纵通气道从该下端部向上方延伸,所述换气孔与该纵通气道的上端部连通并开口于大气中,其中,将所述换气孔设于壳体上部的上部,并且在壳体上部连续设置罩壁,所述罩壁在包围该换气孔的同时向发动机的上表面垂下,在该罩壁的内侧形成大气室,所述换气孔开口于所述大气室的上部,且所述大气室的整个下表面成为朝向发动机敞开的敞开面。
此外,在第一特征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二特征在于,将所述大气室形成为使该大气室的横截面积朝向所述敞开面而增加。
进而,在第一特征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三特征在于,在壳体上部的上部设置膨胀室和节流孔,并且所述换气孔的内端开口于所述膨胀室,所述节流孔将该膨胀室与所述纵通气道的上端部连通,由此将所述换气孔与所述纵通气道之间连通起来。
进而,在第三特征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四特征在于,在壳体上部设有用于形成所述膨胀室的脱模孔,并利用栓体堵塞该脱模孔。
进而,在第一特征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五特征在于,在所述线圈壳体装配有与所述塞孔的上方开口部紧密接触的环状的密封部件,在该密封部件和线圈壳体之间形成:外侧环状道,所述外侧环状道与所述纵通气道的下端连通;外侧纵槽,所述外侧纵槽向该外侧环状道的上方延伸;内侧环状道,所述内侧环状道与该外侧纵槽的上端部连通,并且所述内侧环状道配置于所述外侧环状道的内侧;以及内侧纵槽,所述内侧纵槽位于所述线圈壳体的圆周上的与所述外侧纵槽不同的位置,并将所述内侧环状道与所述塞孔之间连通起来,由此,将所述纵通气道与所述塞孔之间连通起来。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特征,将换气孔设于线圈壳体的壳体上部的上部,并且在壳体上部连续设置在包围该换气孔的同时朝向发动机的上表面垂下的罩壁,因此即使水溅到壳体上部,也能够利用罩壁阻止该水进入换气孔。
此外,在罩壁的内侧形成有上部供换气孔开口且整个下表面成为向发动机敞开的敞开面的大气室,因此当在发动机上表面产生的积水堵塞了大气室的敞开面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大气室内的空气阻止水面上升,能够防止该水进入换气孔。
而且,由于大气室的整个下表面成为朝向发动机敞开的敞开面,因此当上述积存的水退去时,大气室内的水也从上述敞开面没有阻碍地同时流出,与积存的水一并退去,能够使大气室迅速地清空。因此,即使塞孔随着发动机的温度降低而进行吸气,也能够避免塞孔从换气孔吸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电装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东洋电装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12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家具配件结构
- 下一篇:衣物烘干机及洗涤烘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