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01789.0 | 申请日: | 2010-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7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章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志华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2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反射 烘道式 热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动器衬片热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汽车制动器衬片的集中装箱热处理工艺步骤如下:装料筐放轨道车送进烘箱,关闭烘箱,启动燃油加热器燃烧加热,通过鼓风机把热空气源源不断地送入烘箱,送入烘箱内的热空气由风扇搅动循环使热量均匀散发,使产品由外到里互相传导逐步升温达到要求的热处理温度。烘箱两侧装8个测温点。夏天升温至160℃约4-5小时左右,冬天升温至160℃需要6-7小时,保证8个测温点160℃±10℃均匀程度约10-12小时。在160℃±10℃范围保持3小时,确保烘箱内产品都能达到要求的热处理效果后开始降温,降温至100℃以下出箱,全过程至少需要16小时,有的企业为了使产品达到需要的热处理质量效果甚至达到24小时的处理时间。
上述集中热处理方式的缺陷是:1、由于产品集中堆码,整体体积加大,每件产品通过由外而里地互相传导加热,热能利用效率低且加热时间长。2、由于热风不能直接对每件产品加热,依靠产品互相传导加热,故表面的产品加受时间长,里面的产品受热时间短,严重影响产品的热处理质量,大大降低产品的使用性能。3、由于烘箱无法克服的热风循环死角的缺陷,温差一般很难控制在±10℃以下,也就是说温差往往都在16℃以上,甚至超过20℃,因此影响热处理效果。4、产品周转量大,一个烘箱处理一次是5000片以至上万片,按企业目前20000片/工作日产量,仅热处理工序就需要40000片以上的在制品量,按平均10元/片商品价值计算,仅热处理工序每天占用的流动资金需要40万元,给企业造成很大的资金压力。5、需要配备专门的2个工人和叉车装卸、转运,加大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工作效率高,热处理效果好,安全可靠的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烘箱,在烘箱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在机架的两端分别设有主动轴和从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箱自进料口至出料口依次设有预热区、保温区和降温区,所述的预热区、保温区和降温区内分别设有第一电热管、第二电热管和第三电热管,在第一电热管、第二电热管和第三电热管的上方分别设有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和第三风机,所述的主动轴上设有至少两个主动轮,所述的从动轴上设有至少两个从动轮,所述的主动轮和从动轮一一对应设置且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设有环形输送带,所述的环形输送带自进料口进入烘箱并从出料口穿出,相邻的两根环形输送带之间的间距小于用于存放工件的框体的宽度。
在上述的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中,所述的烘箱的出料口一侧设有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箱体,在箱体上设有冷却风机。
在上述的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中,所述的烘箱上设有能将进料口开启或封闭的升降门机构;所述的烘箱上设有能将出料口开启或封闭的另一升降门机构。
在上述的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中,所述的升降门机构包括门板和气缸,所述的气缸固定在烘箱上,气缸的活塞杆与门板固连。
在上述的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中,所述的烘箱上设有若干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均与主控箱相连接。
在上述的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中,所述的主控箱上连接有超温报警机构、过流保护机构、断路器、接地保护机构、控制电路保护机构和续电控制机构,所述的进料口设有光电开关。
在上述的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中,所述的主动轮和从动轮均为链轮,所述的环形输送带为环形链条。
在上述的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中,所述的环形输送带上设有若干用于定位框体的定位结构,所述的定位结构包括若干固定在环形输送带上的定位板。
在上述的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中,所述的定位板与环形输送带连为一体式结构。更具体地说,定位板与环形链条的链节连为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的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中,所述的主动轴与步进式驱动机构相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电加热反射烘道式热处理系统的优点在于: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机械强度高,省时省力。2、工作性能稳定,能源损耗少,工作噪音小。3、热处理效果好,产品品质高,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部分结构纵向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部分结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放大的横向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志华,未经章志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17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