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VDMOS器件的静电放电保护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03634.0 | 申请日: | 201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5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峰;韩雁;揭英亮;陈素鹏;胡佳贤;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广东省粤晶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7/02 | 分类号: | H01L27/02;H01L29/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2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vdmos 器件 静电 放电 保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功率器件及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VDMOS器件的静电放电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功率MOS场效应晶体管是在MOS集成电路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一代电力电子开关器件,用于实现电力电子设备大电压大电流的要求。自从垂直导电双扩散VDMOS(Vertical Double-diffused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新结构诞生以来,功率MOSFET器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VDMOS兼有双极晶体管和普通MOS器件的优点,具有输入阻抗大,耐压高,导通电阻低,驱动功率小、开关速度快、工作频率高等特点,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开关电源、汽车电子、电机调速、马达驱动、音频放大、高频振荡器等各种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常规的VDMOS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包括漏电极11、N+衬底12、N-外延层13、P-body区14、P+区15、N+源区16、栅氧层17、多晶硅栅电极18以及金属源电极19。G,D,S分别表示器件的栅极,漏极,源极。
但是,随着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VDMOS器件尺寸不断缩小,栅氧化层也越来越薄,使得器件受到静电放电(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破坏的几率大大增加。因此,改善VDMOS器件静电放电防护的能力对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ESD问题造成的失效包括破坏性失效和潜在性失效两种。破坏性失效会导致器件的氧化层、PN结,甚至绝缘层击穿等,致使器件完全丧失功能,无法正常工作。而潜在性失效虽然不会直接破坏器件的功能性,但是会在器件的内部造成损伤,从而减弱器件的抗电过应力的能力,缩短器件的工作寿命等,从而减弱其应用电路的可靠性。
目前,应用于VDMOS器件的ESD结构已经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常用的ESD保护结构包括SCR(可控硅),GGNMOS(栅接地的NMOS),GGPMOS(栅接地的PMOS),多晶硅/体硅形成的二极管,体硅二极管以及电阻等。SCR,GGNMOS,GGPMOS结构在工艺实现上比较复杂,很难与VDMOS的工艺兼容,同时会造成器件制造成本的上升。因此,此类ESD保护结构常常用于集成电路的I/O防护结构中,而很少应用于分立元器件。多晶硅/体硅形成的二极管以及体硅二极管等ESD保护结构虽然工艺实现比较简单,但是存在漏源电流大,寄生效应明显,衬底耦合噪声大等缺点,会引起器件的损伤,不利于器件的正常工作。而采用多晶硅二极管作为VDMOS器件的ESD保护结构已逐渐成为目前的主流趋势。多晶硅二极管保护结构不仅具有很强的鲁棒性,而且由于该结构与体硅分开,消除了衬底耦合噪声和寄生效应等,从而有效地减小了漏电流。
常用的多晶硅二极管保护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N+衬底12、N-外延层13,P+掺杂区21,场氧层22(厚氧化层,一般厚度大于5000A),多晶硅23、24,其中23为多晶硅二极管的阴极(N+掺杂区),24为多晶硅二极管的阳极(P-掺杂区)。阴极连接VDMOS器件的栅电极(即G极),而阳极连接源电极(即S极)。当VDMOS器件正常工作时,多晶硅二极管是处于关闭状态的,不会影响栅、源电极上的电位。但是,当栅、源电极之间因静电产生瞬间高电压时,多晶硅二极管就会发生击穿,并迅速泄放静电电流,箝位栅源电压,从而防止由瞬间高电压导致的栅氧层击穿。而当VDMOS器件的栅源间受到高负电压瞬间冲击时,二极管正向导通,并泄放静电电流。
常用的多晶硅二极管保护结构(如图2所示)虽然能较好的起到对栅氧层的保护作用,但是由于该结构是做在场氧上的,存在与VDMOS主流工艺不兼容的问题。目前,不带ESD保护结构的VDMOS器件的制造工艺的第一步都是先进行场氧的生长和刻蚀。而ESD防护结构一般都是做在场限环里面的元胞区域,为了保证一定的漏源击穿电压,必须在多晶硅二极管的场氧层下面进行P+杂质的注入。因此,若要制造多晶硅二极管,就必须调整目前成熟的VDMOS器件制造工艺,将P+注入调整到场氧层的生长和刻蚀步骤之前进行。但这样会带来VDMOS器件在制作场限环时其结构难以精确控制等问题,造成实际流片效果与设计值之间产生较大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VDMOS器件的ESD保护结构,该结构工艺易于实现,且与VDMOS器件工艺兼容,制造成本低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广东省粤晶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学;广东省粤晶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36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炉大碹拱胎的可调支撑架
- 下一篇:新型防爆墙拉杆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7-00 由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半导体或其他固态组件组成的器件
H01L27-01 .只包括有在一公共绝缘衬底上形成的无源薄膜或厚膜元件的器件
H01L27-02 .包括有专门适用于整流、振荡、放大或切换的半导体组件并且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包括至少有一个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无源集成电路单元的
H01L27-14 . 包括有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者微粒子辐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控制电能的半导体组件的
H01L27-15 .包括专门适用于光发射并且包括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半导体组件
H01L27-16 .包括含有或不含有不同材料结点的热电元件的;包括有热磁组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