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市高架低速交通运输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04266.1 | 申请日: | 201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3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袁小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小虎 |
主分类号: | B61B9/00 | 分类号: | B61B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39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 低速 交通运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通过对已有轨道技术与非轨道技术进行结合后进行全新设计而发展出来的一种城市用低速公交运输系统,其技术领域属轮轨交通运输范畴。
背景技术
本发明所用之技术主要是现有电力轨道交通工具中之常规技术。
发明内容
目前,公知的大众低速城市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鲜有类公交或地铁的一次可运输多人的低速交通工具,本发明正是为了填补这一空白而推出的一种全新设计方案。
为了实现绿色城市交通和满足人们对交通运输的高、中、低等不同的出行要求,克服现有城市交通道路资源紧缺,公交系统日益不能满足人们多种出行要求的现状,本发明将目光投向了具有绿色环保、少占用道路资源并低速、安静的短客公交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了慢车道边缘地带及慢车道上方的中空部分(3至5米间),借鉴缆车的运行方式实现在尽可能少地占用慢车道资源的情况下为人们提供一种慢行公交服务。它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慢车道的一边沿慢车道的行走方向架设一高3-5米左右的轨道线,慢行机车通过电机在该轨道上行驶,而乘客座舱则是以类似缆车的方式一头与慢行机车相接而另一边则悬空在慢车道的中空部分随着慢行机车的前行而随之前行。
本交通工具采用电力驱动,属绿色环保交通工具,不会产生对环境的破坏。它基本上不占用慢车道道路资源,其悬空车箱下可以正常跑各类低速交通工具。同时也能满足不需要讲求速度、以旅游、观光或外出购物等短途出行客人(如居家老人买菜、购物、看病等)的出行要求。从而较大地缓解城市公交压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城市高架低速交通运输系统总览(其中1-4为四大构成要素)
图2至图5是系统之一:机车部分详解,其中:
图2是机车运行时的全景示意图:带“辫子”的双排轮机车
图3是机车正视图
图4是机车俯视图
图5是机车后视图
图6是(机车停靠)高架站台示意图(包括后视图和正视图)
图7至图8是为增加机车载客量而设计的机车扩充版示意图
图7是增加了辅助支架后的机车运行示意图,其中1 辅助支架,2 辅助支架上的万向轮(或轨道轮)
图8是机车安装了辅助支架后的后视图
图1中:1.高架机车,2.高架轨道,3.高架缆车,4.高架站台。5.建筑物,6.人行道,7.人行横道线,8.慢车道,9.机动车道
图3中:1.后挂钩鼻,2.后驱动轮,3.驱动电机,4.左右稳定轮,5.上下稳定轮,6.前导向轮,7.前挂钩鼻,8.蓄电池仓,9.上轨,10.下轨,11.高架柱
图4中:1.缆车顶棚,2.缆车挑梁,3.高架钢轨,4.前挂钩鼻,5.前导向轮,6.上下稳定轮,7.左右稳定轮,8.后驱动轮,9.后挂钩鼻,10.高架柱, 11.驱动电机,12.电机外接电线孔(“辫子”孔)
图5中:1.乘客座舱,2.缆车挑梁,3.左右稳定轮,4.机车车体,5.上下稳定轮,6.上轨,7.下轨,8.高架柱,9.蓄电池仓
具体实施方式
本系统在实施前,首先要完成的是项目的基建部分:高架轨道线及动力电线的架设工作以及沿人行道某个恰当处建造用于乘客上下的平台作为该条运输线的固定站点,接着将机车组(一列类似电动小火车样的慢行机车)置于轨道线上,每个机车都装有用于平衡与承力所需的左、右稳定轮及上、下稳定轮,同时,每台机车又分别与一个乘客吊舱相连用于满足公交运输所需。通常情况下机车组由牵引机车(相当于火车头)和跟随机车(相当于火车车厢)两部分组成,当司机(如果不是全自动的话)开动牵引机车时就带动其他机车连同车厢一起向前运动直到某个车站为止。机车采用电力驱动,时速不超过每小时20公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小虎,未经袁小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42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谷氨酸连续等电结晶的方法
- 下一篇:电动袖珍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