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双启动子PLEGFP-N1-spMyoD1绿色荧光逆转录病毒载体构建及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06230.7 | 申请日: | 201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3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徐日福;秦宁;王志贤;包艳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日福;秦宁;王志贤;包艳波 |
主分类号: | C12N15/867 | 分类号: | C12N15/867;C12N15/62;C12N15/66;C12N5/10;A01K67/027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益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1 | 代理人: | 纪尚 |
地址: | 130118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启动子 plegfp n1 spmyod1 绿色 荧光 逆转录 病毒 载体 构建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物基因工程及动物分子育种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市场对畜产品的需求逐渐由数量向质量转变,传统的常规育种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求。关于转基因动物的培育日益引起世界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已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开发研究。从Hammer等(1985)成功获得第1批转基因猪到现存,关于转基因猪的研究已经历20多年的历史,其中,从对猪生产性能的遗传改良到用猪作为异种器官移植的供者等方面,均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1990年,我国首批转生长激素基因猪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诞生。此后,多种转基因猪相继问世。1991年美国DNA公司成功获得了能生产人血红蛋白的转基因猪。通过这些能高效表达的转基因猪来提供大量安全、廉价的血红蛋白,既可节约医药费,又能避免使用过期、有传染性(如肝炎、艾滋病等)的血液。1993年,Suetlali等将含有编码小鼠Mx1蛋白的cDNA的3种基因构件分别转移到猪中,获得Mx1转基因猪。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合作,将抗猪瘟病毒(HCV)的核酶基因导入猪中,获得抗猪瘟病毒的转基因猪。1994年,德国成功培育出转入生长激素(GH)的转基因猪,使世界上出现了壮如小牛的“超级猪”。2001年,加拿大的科学家培育出的携带大肠杆菌phytase基因的转基因猪.这种猪可以在唾液中分泌phytase.从而提高对饲料中磷的消化率.使猪粪中的磷含量比正常猪降低75%。2004年日本近畿大学Saeki K等将菠菜Δ-12去饱和酶基因转入猪体内,培育出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转基因猪。2006年底,东北农业大学教授刘忠华带领的团队研制出中国首只转基因“荧光猪”。这种“荧光猪”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身体上会发散出晶莹的绿光。2006年3月,美国科学家培育出了体内含有大量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转基因健康猪。2009年,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与国内科研机构合作,也培育出了含有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的转基因保健猪,这种基因能在猪体内合成大量的ω-3脂肪酸;可降低胆固醇和血压,有助于预防人类的心血管疾病。在此过程中,动物转基因技术也同时得到了多方面的改进和创新。目前,优质转基因猪等的培育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优质转基因猪培育的目的在于提高猪肉的品质、嫩度和风味等,在转基因育种上游技术开发方面,具有重要育种价值的功能基因筛选和组织特异高效表达载体的构建,一直被视为优质转基因猪培育的核心技术竞争焦点之一。
在具有重要育种价值的功能基因筛选方面,人们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筛选了许多与猪肉的品质、嫩度等密切相关的侯选基因或重要功能基因,其中,生肌决定因子(MyoD)基因家族控制着肌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与肌纤维的数量、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对肉质和风味有非常重要的作用,MyoD基因家族可编码4种不同的转录因子,分别为MyoD1(Myf3)、Myogenin(MyoG)、Myf5、Myf6(MRF4),它们各自或协同控制着骨骼肌生成方面的关键调节因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日福;秦宁;王志贤;包艳波,未经徐日福;秦宁;王志贤;包艳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62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继电器保护功能的现场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保压管气压检测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