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RNA嵌合启动子及含有该嵌合启动子的表达载体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06356.4 | 申请日: | 201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3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崔中利;曹慧;赵晓丽;刘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13 | 分类号: | C12N15/113;C12N15/70;C12N15/56;C12N9/4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009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rna 嵌合 启动子 含有 表达 载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涉及一种rRNA嵌合启动子及含有该嵌合启动子的表达载体,特别涉及一种含DNA环调控元件的rRNA rrnB P1嵌合启动子,及含有该嵌合启动子的表达载体。
背景技术
在大肠杆菌中,核糖体的数量是由染色体上七个拷贝的rRNA操纵元的转录水平控制的。当大肠杆菌代时是20 min时,每个细胞中的核糖体数量约有7万个,当生长速率较慢时,每个细胞中也大约有2万个。核糖体在细胞中如此巨大的数量说明了rRNA操纵元启动子的超强能力。
E.coli rRNA操纵元中的启动子P1是由包括-10区和-35区的核心启动子、位于-35区上游的富含AT碱基的UP元件和位于UP元件上游的3到5个转录因子 (Fis) 的结合位点组成的。尽管已经证明rRNA启动子P1具有超强能力,但它仍未被用于E.coli进行高水平表达,其主要原因是,rRNA的体内合成从属于细胞生长速度的控制。在细胞快速增殖期,P1是活化的,当细胞处于生长的静息期,则P1被负调节。所以,rRNA启动子在前诱导期将持续活化,故难以对其进行调控。因此,实现rRNA启动子P1的可调控将对外源基因进行高水平表达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目前常用的表达载体中,使用的大部分大肠杆菌启动子均来自相应操纵元,它们都带有可与阻遏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操纵子区域。
在lac操纵元中有3个操纵子,除了主要的操纵子lacO1 (O1) ,还有两个辅助的lacO,它们是lacO2 (O2) 和lacO3 (O3) ,O2中心位于O1下游401 bp处lacZ基因的内部,O3中心位于O1上游92 bp处,它们都与阻遏作用有关,Lac阻遏蛋白可以同时结合在两个操纵子位点上从而形成DNA环,稳定的DNA环使得阻遏效果达到最大程度的。
在ara操纵元中有4个操纵子,分别是araI1,araI2,araO1和araO2。当没有阿拉伯糖存在时,调节蛋白同时结合在araI1和araO2上,形成稳定的DNA环,PBAD启动子的转录被抑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难以对大肠杆菌rRNA启动子P1进行调控的不足,根据基因表达中的DNA环状调控结构设计特殊的rRNA rrnB P1嵌合启动子,以期实现rrnB P1启动子的可控表达。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含有该嵌合启动子的表达载体。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β-1,4-葡聚糖内切酶基因重组表达载体以及利用该重组表达载体表达β-1,4-葡聚糖内切酶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rRNA rrnB P1嵌合启动子,该嵌合启动子是在大肠杆菌rRNArrnB操纵元启动子P1的上下游分别插入乳糖操纵元的两个lacO1启动子;或者在大肠杆菌rRNA操纵元启动子P1的上下游分别插入阿拉伯糖操纵元的araI1和araO2启动子,形成环状DNA结构实现对启动子P1的控制。
其中,所述的大肠杆菌rRNA操纵元启动子P1的上下游分别插入乳糖操纵元的两个lacO1启动子, rRNA rrnB P1嵌合启动子序列为SEQ ID NO. 1,命名为P16S-2。
所述的在大肠杆菌rRNA操纵元启动子P1的上下游分别插入阿拉伯糖操纵元的araI1和araO2启动子, rRNA rrnB P1嵌合启动子序列为SEQ ID NO. 2,命名为P16S-B。
一种大肠杆菌诱导型表达载体,该诱导型表达载体由载体pET29a的T7启动子被本发明所述的rRNA rrnB P1嵌合启动子代替所得。
所述的诱导型表达载体优选由载体pET29a的T7启动子被序列为SEQ ID NO. 1的rRNA rrnB P1嵌合启动子代替所得,命名为pRNP2。
所述的诱导型表达载体优选由载体pET29a的T7启动子被序列为SEQ ID NO. 2的rRNA rrnB P1嵌合启动子代替所得,命名为pRB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63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卸矿秤链板承托装置
- 下一篇:柱式称重传感器的单槽防旋转连接件